问答题 青城市为解决城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的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107m3,设计引水流量为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
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低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107m3,坝前回水约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顶埋深8~3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1300的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
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万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置两个集中式弃渣场,消纳引水枢纽工程和引水隧洞工程的弃渣。1#弃渣场容量8.9万m3,位于引水枢纽坝址下游的河滩上;2#弃渣场容量120万m3,位于引水隧洞出口附近的一荒沟内,弃渣场均设计有挡渣设施。工程施工道路主要依靠乡村道路。
青城市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10mm,土地沙化、荒漠化趋势严重,工程区分布有面积不等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丘,引水工程沿线以沙生植被为主。大清河坝址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拟建引水坝址下游5km为大清河灌区,该灌区是青城市粮食主产区,以大清河为主要灌溉水源。经水资源论证,调水工程不影响该灌区用水。
问答题 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括哪些区域?
【正确答案】(1)调出区——大清河,包括水库回水段,坝下减(脱)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 (2)调入区——碧河水库与坝下河段、灌区与城市供水区、灌溉退水与城市排水受纳水域。 (3)调水线路沿线——输水工程沿线,即引水隧道及管道沿线。 (4)各类施工临时场地及弃渣场。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1)隧道施工排(疏)水引起的地下水径流或流场变化。 (2)隧洞顶部区域农作物、植被及植物生长受影响问题。 (3)隧道弃渣处置环境影响问题。 (4)隧道施工可能导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5)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问题。 (6)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分析说明工程弃渣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正确答案】(1)1#弃渣场设置在下游河滩地上不合理,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要求。
(2)2#设置在荒沟里比较合理。荒沟、山谷做弃渣场是比较常用的,通过设置拦渣坝并采取防洪排水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3)由于2#弃渣场容量大,足以满足工程弃渣所需,因此,可放弃1#弃渣场。
(4)因此,本工程弃渣方案不合理。
【答案解析】[解析] 第二个弃渣场虽然在引水隧洞的旁边,但并不会对隧洞造成不利影响,毕竟隧洞和弃渣场是会采取措施的。个别考生考虑弃渣场的渗漏等均不是本题答题时应考虑的主要方面。最后的本工程“弃渣方案不合理”,也是必须要答上的!
问答题 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正确答案】(1)水文情势变化,包括流量减少、流速减小、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等。工程将会造成坝下减水,导致坝下河段水文情势改变,进而对各类用水产生影响。 (2)水生生态影响,水质变化,以及鱼类生境的改变。减水河段环境的变化,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减水段的鱼类“三场”将受到破坏。 (3)如果不能保障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影响下游河道及两岸植被的生态用水,造成下游区域沙化、荒漠化趋势进一步严重,流动沙丘数量和面积增加。 (4)坝下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影响。库区冲淤下泄高含沙量水流容易导致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积;库区下泄清水又容易导致河床与两岸受到清水冲蚀影响,进而导致河岸安全隐患。
【答案解析】[解析] 答案中(1)、(2)得分点相应后面的内容实质上是前面内容的细化;答案中出现生产、生活用水影响的不得分,出现水温、盐渍化、湿地、富营养化不得分。很显然(3)、(4)也是下游影响的主要方面,答上是可行的。但考试时毕竟分数赋值是有限的,只需答上要点即可。
问答题 列出工程实施中需要采取的三项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1)大清河取水工程建设需采取鱼类保护措施。 (2)大清河取水工程建设需设置下泄生态流量与监控的设施。 (3)对弃渣场及各类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若本工程占地面积约20km2,不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请确定本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一级。 (2)根据HJ 19—2011,对于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的情况,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本项目设置有闸坝,且为调水工程,会明显改变河流的水文情势,虽然根据占地面积及环境敏感性确定为二级,但应上调一级。因此,应为一级评价。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若本工程生态评价为一级评价,说明现状调查的范围及应给出的结果。
【正确答案】(1)生态现状调查范围应包括:调出区——大清河,包括坝后回水段,坝下减(脱)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调入区——碧河水库;调水线路沿线——输水工程沿线,即引水隧道及管道沿线;各类施工临时场地及弃渣场。 (2)本工程生态评价为一级评价,根据HJ 19—2011,其生态现状调查的应给出以下结果: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指出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图件构成。
【正确答案】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HJ 19—2011应提供以下基本图件: (1)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 (2)工程平面图。 (3)土地利用现状图。 (4)地表水系图。 (5)植被类型图。 (6)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分布图。 (7)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 (8)生态监测布点图。 (9)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基本无悬念,也非常简单,只要是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或生态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就会写出正确答案。目前一些环评报告中已能较为清楚地给出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布置示意图,但仍然有很多技术人员不能够在编写的环评报告中给出这一重要图件。因此,实际工作中环评技术人员需特别注意。本题实质上就是为了考查对导则HJ 19—2011中关于提供基本图件的要求。回答本题的前提条件就是确定评价等级。这个评价等级应该也是本题答案之一。
问答题 根据题意,指出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应提供的推荐图件。
【正确答案】(1)地形地貌图。 (2)土壤类型图和土壤侵蚀图。 (3)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4)动植物资源分布图、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图。 (5)基本农田分布图、绿化布置图。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HJ 19—2011,不同评价等级要求的推荐图件较多,本题只需选择主要的给出即可。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而定。
问答题 提出本工程工程分析的重点。
【正确答案】(1)调出区——大清河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低坝、进水闸和冲沙闸占地及施工建设及营运的环境影响。 (2)输水工程——全长42.94km引水隧洞和管道的占地及施工的环境影响。 (3)调入区——碧河水库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洪水”可能引发的水生生态变化。 (4)各类施工临时场地及弃渣场占地及施工的环境影响。
【答案解析】[解析] 工程分析的重点是确定影响源及强度,这在HJ 19—2011中有明确规定。重点包括: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可能产生间接和累积影响的工程行为,涉及重大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