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也明确指出:“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要限制资本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认为应当对私人资本主义限制得太大太死,或者认为简直可以很快地进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这也是完全错误的。”
    材料二:
    进入1956年以后,公私合营急速转入高潮,其中北京仅用10天就完成了全市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到年底,全国私营工业企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企业人数的85%参加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被当作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对象纳入了公私合营。
   
——以上材料均引自:《走向公私合营》

    问题:
问答题     列举建国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正确答案】建国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①建国初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操纵在资本家手中,资本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存在剥削工人、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扰乱市场之弊,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有阻碍的一面。 ②人民民主专政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使其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是既定方针。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正确答案】①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可分为三个阶段:a.在1953年年底以前,主要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b.从1954年到1955年夏,主要是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这时,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四马分肥”;c.从1955年秋到1956年,是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②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最终建立起来。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于粗糙,造成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安排、使用很不适当,使他们不能发挥所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此外,在企业改组中,合并过多,统一计算盈亏单位太大,造成产品单调,经营特点丧失,质量下降,服务行业、商业网点撤销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特别是把大量无剥削的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卷入全行业公私合营中,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挫伤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