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背景材料,围绕“信息化建设”,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鲜明,分析深入;
2.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行文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定资料
[背景材料]
2013年8月31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此次信息社会指数测评由省级行政区扩展到300余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行政区,更为精确地呈现出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全貌。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对我国信息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做出了十大结论:整体而言,我国尚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型显得更加迫切;城镇化成为我国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断完善的宽带基础设施为我国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提供着日益强大的支撑;深圳、北京、上海等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初期阶段;信息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助推信息社会发展;中西部面临信息社会跨越发展机遇;信息社会发展区域失衡问题非常突出;数字包容状况喜忧参半等。
作答要求
信息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超越百分之五十的城市化率让我国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国家。城市化建设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升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也面临着过分依赖征地扩张所带来的“城市病”,诸如公共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部分群体边缘化等,使城市陷入发展困境。纵观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信息化建设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信息化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包括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这会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诸如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中高速短距离信息传递等关键技术,以及互联网、无线网络等在内的各种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与不同行业的应用结合需要不同的技术,数量非常庞大,这也对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分外严格。此外,信息化城市建设有利于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向这些信息产业集聚。可见,城市信息化建设将引发新一轮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浪潮。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城市信息化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掌握核心技术的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高效便利的适应信息化城市的管理模式。这将使政府的管理呈现出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趋势,对于消除官僚主义和反腐倡廉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网络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的时滞性和静态性的弱点,而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特点、网络信息传递的快速和及时,使信息的发布和反馈能够及时进行,为城市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可能。城市通过网络宣传了各种政策,扩大了服务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城市工作的透明度,这有利于遏制进而消除官僚主义,也有利于反腐倡廉,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民生。调查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人口新增三亿多人。但从国内目前城市化、工业化的现实来看,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增加,城市病更加突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紧张、公共卫生事件、环境污染、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压力、城市安全监管难度加大等。这些问题不断考验着政府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信息化城市的建设将借助于全面的集成的智慧技术,建立统分结合、协同运行的城市管理智慧应用系统,通过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有效的交换共享、更协作的关联应用、更深入的智能化,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流的协调高效运行,使我们的城市运行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更和谐。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信息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们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为城市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