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今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面对全球疫情蔓延和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的环境,各方面立足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畅通内外经济循环,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 …… 国内大循环主体作用增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国内循环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3.0%、12.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4%、4.4%,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2、1.5个百分点;内需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9%。 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立足国内大循环,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加强贸易强国建设,外需拓展促进了出口,外贸发展量增质升。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1%,两年平均增长10.8%;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5.9%、28.1%,实现了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0.7%,占进出口总额比重升至61.9%。反映了结构更加合理。 ……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内需增长动能偏弱,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有所分化,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恢复中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高度关注、推动解决。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8月6日)
材料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面对危机和挑战,各国唯有携起手来,共克难关,积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发展机遇,才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对外开放上,我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与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1.62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我们以一系列扩大开放的务实举措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高水平开放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开放型经济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8日)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