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朝政权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胡汉间的民族融合是大趋势。其中,少数民族的汉化是主流。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在中原的统治:(1)迁都平城;(2)参照汉制立官职、制礼仪、定律令、考天象;(3)令朝野人士束发加帽;(4)令州县收集儒家经典,置五经博士,设太学;(5)经济方面,则仿效汉人重视农业、定居生活。 太武帝拓跋焘时,在崔浩、寇谦之支持下进一步实施汉化措施:(1)政治上大量任用汉人,相对提高汉人的地位; (2)经济方面与民休息,不断减轻农民负担,以安定汉人;(3)文化方面,以道教为国教,寇谦之为天师,并提倡儒学,祭祀孔子。此次改革虽失败,但代表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民族融合的趋势。 孝文帝时继续改革。亲政后第一件事便是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又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进一步促进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汉化及与汉族融合的程度。 总的来说,北朝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共同掌权,并任命汉族豪族为宗主都护,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维护社会稳定;以孝文帝改制为主的汉化改革,有利于加强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汉化程度,并促进民族融合;到南北朝末期,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已经和汉族基本一样了。拓跋贵族的上层人物,其汉化程度更高。在民族融合中,少数民族汉化是主流,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