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习者经过教师讲解后, 掌握了 “ 了 ” 的用法, 这是一种隐性学习。
根据学习的意识水平可以将学习分成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内隐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 外显 学习则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 是有意识的、 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 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作出反应的学习。 学习者通过教师课堂上的讲 解掌握语言知识, 应属于外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