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题目:必修三《电场强度》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要结合生活实际。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教学目标:
1.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单位和方向。
2.通过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体会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
3.学生亲身经历科学规律探究过程,认识探究意义、尝试探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定义。
教学难点:
电场强度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们亲自感知到前排不同学生和后排不同学生感受到风的大小和方向,让大家体会到风的大小和方向与电扇的相对位置有关。进一步提出问题,场源电荷Q周围的电场强弱和方向也不一样,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以此来引入本节课题。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
老师提问:(1)我们能不能用检验电荷在某处受到的电场力来描述该处的电场的强度和方向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能用电场力来描述电场性质的原因。
老师提问:(2)那么我们如何来寻找这个物理量啊
老师指引学生分组研究以下问题:
(1)电场中的同一点上放入不同的检验电荷的受力以及 FIq的比值,
(2)同一检验电荷不同位置的受力及 F/q的关系。学生能够发现,不同的检验电荷q放在电场中的同一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是不同的,但是F/q的比值却是相同的,这个比值与检验电荷无关,只与检验电荷的位置有关。同一检验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处F/q的比值是不一样的
环节二:得出结论--电场强度的概念
教师明确可以用 F/q的值表示电场的强弱,顺势引出电场强度的概念: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引导学生说出定义式、单位,明确电场方向的规定。
环节三:深化理解
老师强调这是比值法定义方法:被定义的E与参与定义的 F、g无关。(让学生思考以前曾经学过的哪些物理量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比如:密度、电阻等)
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就是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三、巩固练习
PPT出示相应的题目,学生练习。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知识,老师补充、升华情感。
五、布置作业
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场,仿照电场强度的定义,思考怎样定义重力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