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事务提交(COMMIT)后,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可能还停留在服务器的磁盘缓冲区中,而未写入到磁盘,即使此时系统出现故障,事务的执行结果仍不会丢失,称为事务的______。为保证事务的此性质,需要利用数据库的______。
单选题
  • A.原子性
  • B.一致性
  • C.隔离性
  • D.持久性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单选题
  • A.日志文件
  • B.全局备份
  • C.增量备份
  • D.影子备份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事务的持久性是指事务一旦提交(COMMIT),其对数据库的影响是永久的,即使系统发生故障也不受影响。提交可以看做是系统对用户的承诺,即当执行了事务COMMIT之后,用户可认为事务已完成,故障问题由DBMS负责。为保证事务的此性质,需要利用数据库的日志文件,如更新内容尚未写入磁盘,则因故障系统重启后更新会丢失,系统会根据更新操作执行前已写入的日志内容,重新执行事务,即REDO操作,将已提交的数据写入数据库。
单选题 以下关于数据仓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 A.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供企业决策分析之用,需要实时快速更新
  • B.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包含了企业从过去某一时刻到当前各个阶段的信息
  • C.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按业务应用进行组织
  • D.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往往来自异构数据库,发生数据不一致情况在所难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是数据仓库的主要特征。其中,“反映历史变化”是指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包含历史信息,系统记录了企业从过去某一时刻到当前各个阶段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做出定量分析和预测。据此,选项B的说法正确。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供企业决策分析之用,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只有少量的修改和删除操作,通常只需定期加载、刷新(即并不需要实时快速更新)。据此,选项A的说法有误。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按主题进行组织,主题是指用户决策时所关心的某些方面。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在对原有分散的数据库数据抽取、清理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加工、汇总和整理得到的,消除了源数据中的不一致性,保证数据仓库的信息是整个企业的一致性的全局信息。据此,选项C和选项D的说法有误。
单选题 数据备份是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时保护数据的重要措施。______可针对上次任何一种备份进行,将上次备份后所有发生变化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后的数据进行标记。
  • A.增量备份
  • B.差异备份
  • C.完全备份
  • D.按需备份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从备份策略来看,数据备份可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其中,增量备份是指只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操作以来新创建或者更新过的数据,并将备份后的数据进行标记。完全备份是对整个系统(如组成服务器的所有卷)或用户指定的所有文件数据进行一次全面的备份。差异备份是备份上一次完全备份后产生和更新的所有新的数据。
单选题 对于具有n个元素的一个数据序列,若只需得到其中第k个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最好采用______。
  • A.堆排序
  • B.希尔排序
  • C.快速排序
  • D.直接插入排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对于具有n个元素的一个数据序列,只需得到最终序列的前k个元素,堆排序比较简单。 对于希尔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只有在排序过程后才能确保全部序列及前k个元素的最终排列。 快速排序常用递归算法实现,该算法根据枢轴元素进行划分,第一趟划分结束后得到两个子序列,一个序列中的元素均不大于另一个子序列中的元素,枢轴元素介于这两个子序列之间。若仅需得到最终序列的前k个元素,每次得到枢轴元素位置后再考虑下一步的排序过程,在算法的流程控制上比较复杂。
单选题 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①、②处所使用的应用协议分别是______。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简述为:客户端软件(用户代理)使用SMTP将电子信件传递到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发送方邮件服务器使用SMTP将电子信件发送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接收方客户端软件可以随时使用POP3/IMAP4从邮件服务器读取电子信件,因此在图中,①、②处所使用的应用协议都是SMTP。
单选题 以下IP地址中,属于私有专用IP地址的是______。
  • A.10.255.254.7
  • B.172.13.98.206
  • C.172.32.58.41
  • D.192.178.67.23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专用IP地址是Internet管理机构预留的,任何组织使用时都不需要向Internet管理机构申请。通常,用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的专用IP地址段主要有10.0.0.0~10.255.255.255、172.15.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等。 据此,选项A的“10.255.254.7”是一个A类专用IP地址。选项B的“172.13.98.206”和选项C的“172.32.58.41”都是B类公网IP地址。选项D的“192.178.67.234”是一个C类公网IP地址。
单选题 交换机能比集线器提供更好的网络性能的原因主要是______。
  • A.使用交换方式支持多对用户同时通信
  • B.无须设置,使用更方便
  • C.使用差错控制机制减少出错率
  • D.使网络的覆盖范围更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利用专门设计的集成电路可使交换机以线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并行转发信息,即使用交换方式能支持多对用户同时通信,从而提供了比集线器更好的网络性能。
单选题 以下关于网络管理功能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 A.性能管理的目的是维护网络服务质量和网络运营效率
  • B.计费管理的目的是控制和监测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
  • C.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杜绝所有对网络的侵扰和破坏
  • D.配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功能或是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安全管理系统并不能杜绝所有对网络的侵扰和破坏。其作用仅在于最大限度地防范,以及在受到侵扰和破坏后将损失降到最低。可见,选项C的说法有误。
单选题 五阶段周期是较为常见的迭代周期划分方式,将网络生命周期的一次迭代划分为需求规范、通信规范、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和实施阶段共5个阶段。其中,IP地址方案及网络管理方案是在______阶段提交的。
  • A.需求规范
  • B.通信规范
  • C.逻辑网络设计
  • D.物理网络设计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在逻辑网络设计阶段,根据网络用户的分类和分布,形成特定的网络结构,并完成相应的资源分配(如IP地址分配及设备命名、交换及路由协议选择等)、网络安全方案和网络管理方案等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