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56.人美版高中美术工艺模块第五课《民间生活写照—剪纸艺术》。
资料内容:
在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剪纸是流传最广、数量最大、地域最鲜明的艺术形式之一。劳动人民通过在纸上剪、刻、镂空等多种技法,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表现出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呈现出阴刻“剪剪相断”,阳刻“剪剪相连”的民族艺术特色。
剪纸艺术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方面,如民居的窗花、炕围花,图腾和门神等。表现内容广泛,有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戏曲人物,生活中的花草树木,房屋及劳动的场景,可谓包罗万象。
要求:
(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
(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正确答案】民间生活写照—剪纸艺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的分类以及阴刻、阳刻的技法,理解剪纸的人文内涵,尝试完成对称式剪影创作。
2.在欣赏、观察、分析、讨论中了解对称式剪影的技法,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艺术实践。
3.加深对民间艺术的了解,感受其魅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剪纸的分类以及对称式剪纸的创作技法。
教学难点:剪刻时,能做到线线相连、面面相连。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剪刀、刻刀及剪纸相关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一张红纸不算大,剪刀代笔巧画画。画鱼画猪画人物,贴在窗上叫窗花。”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课课题《民间生活写照—剪纸艺术》。
(二)初识剪纸,新课讲授
1.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剪纸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视频中都在哪里出现了剪纸,它们都有怎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类型,用途广泛,生活中经常可见,窗花、礼花、喜花、门笺、灯花等皆是以剪纸的形式来表现的。
2.教师继续在PPT中展示书中不同剪纸样式作品,请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图中的剪纸有什么区别?属于剪纸中的哪一种类型?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教师总结:图中分别是剪纸的不同式样,主要有单色剪纸、染色剪纸、分色剪纸、套色剪纸,分别由不同的制作流程完成。染色剪纸是先剪出形状,然后施以色彩;分色剪纸多是把各种所需的色纸叠在一起,按画稿剪、刻出来,然后根据构图与分色的需要组合画面;套色剪纸,是在事先剪刻好的单色剪纸主稿(一般为阳刻)上再套上各色纸块衬托,有似于套色版画的色彩效果。
3.教师继续展示图中剪纸作品,请学生进一步观察,提出问题:观察图中的剪纸,效果有怎样的不同?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技法完成?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剪纸的基本技法有阴刻、阳刻两种,阳刻指在纸面上保留形体造型的线条,减去线条以外的空白部分,阳刻和阴刻相反,减去形体造型的线条,保留住块面的部分,以剪刻后的空白来表现形象。
(三)示范练习、展示评价
1.教师演示
教师通过大屏幕播放对称式剪纸的创作视频,并展示剪纸实物请学生观察,强调制作方法和用具。
用具:纸、笔、剪刀、刻刀、胶水。
方法:①画小稿。②用刻刀刻去里面的镂空部分。③减去外形。④展开,粘贴在底纸上。
2.课堂练习
自命题创作对称式剪纸作品,25分钟的时间,完成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强调用剪刀、刻刀的安全。
3.展示评价
(1)教师请学生自主展示剪纸作品,从构思、创意、技法几个方面介绍作品。
(2)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作品,说出优点,指出不足。
(3)教师总结性评价,强调易错点(是否做到面面相连,线线相连)。
(四)提升拓展、小结作业
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课知识点,并强调要热爱民间艺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2.布置课后任务:了解下节课知识,观察生活中哪里出现了边花、角花、团花,都是用怎样的技法进行创作的。
五、板书设计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