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结论来自于()。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一、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德国、瓦格纳)

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1)工业化引起市场扩张,为维护社会和经济正常秩序需要增加财政支出;(2)为纠正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需要增加财政支出;(3)文化、教育、福利等公共支出项目的增长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二、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英国、皮考克;魏斯曼)

1.该理论是在在对英国1890-1955年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他们认为,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性的” 。

2.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1)内在原因:公共支出水平在正常年份表现出随税收收入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2)外在原因: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但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

三、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美国、马斯格雷夫)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1)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2)中期阶段: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3)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四、非均衡增长理论(美国、鲍莫尔)

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状况,对公共财政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他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进步部门)与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非进步部门)两大类别。两个部门的差异来自技术和劳动发挥作用不同。假设两部门工资水平相同,且工资随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人力密集型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从而导致政府部门的支出快速增长。

五、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分别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首先,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通常具有“财政幻觉”,即他们通常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其次,政治家为获得公众拥护和赢得选票,总是倾向于以更大的财政支出作为争取选民的手段

再次,在很多公共事务上,往往是官僚机构掌握着更精确的成本信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往往提出规模较大的预算供代议机关表决,以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力与利益。

最后,在任何一项具体的事务上,所谓的公共利益都很难界定。“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结论来自于马斯格雷夫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A项正确。BCD三项内容都是存在的,但与题干所述不符,都是错误的,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