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了以下几个阶段。
(1)选题与设计阶段。
①选择课题。
课题的选择要有科学性,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科学的实践基础,通常必须达到三个标准,即必须有价值、有新意、具有可行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
同时,选定的题目还应该有价值,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其他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有较高的外部价值。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它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行性。第二,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课题。第三,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此外,问题的表述还要具体明确。
②查阅文献。
一般来说,文献的查阅即文献的检索,它通常包括了三个阶段:
第一,分析和准备阶段。
首先要对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明确自己准备检索的课题要求与范围,确定课题检索标志,以确定所需文献的作者、文献类号、表达主体内容的词语和所属类目,进而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检索途径。
第二,搜索阶段。
搜索与研究问题有关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资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资料。
第三,加工阶段。
要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情报资料,就必须对文献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工作。
③提出假设。
研究假设(reach hypohesis)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性质来决定是否需要正式提出假设。
通常定量研究、验证性研究、涉及两个变量相互关系的研究要求明确提出研究假设。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单一变量的研究则不一定要预先提出研究假设,其假设往往隐含在研究过程之中或在研究过程中形成。
④制定方案。
(2)实施阶段。
①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
②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理论。
(3)总结与评价阶段。
①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②鉴定和评价成果。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