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材料:
初中生小辉热爱篮球,他不但花大量时间打篮球和关注篮球消息,而且沉迷于与篮球有关的电子游戏。这导致他学习成绩下滑,且很少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但小辉经常带领班上几个男生一起打篮球、玩电子游戏,有时他们连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对此,张老师经常批评教育他们,可收效甚微。对此,张老师感到十分焦虑。
新学期伊始,学校组织篮球联赛,张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没有像过去那样让体育委员组织球队,而是打算让班级同学选举的队长来组织球队。小辉和他的球友都积极报名参加球队,小辉还主动向张老师表达了自己想带领球队为班级争光的想法。张老师表示支持,并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小辉。统计票数后,小辉成了球队的队长。在张老师和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小辉和队友刻苦训练、努力比赛,同时张老师组织啦啦队,并鼓励全班同学为篮球队加油呐喊。小辉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带伤坚持比赛,并为班级赢得了冠军奖杯。从那以后,不仅班级更加团结,小辉也好像换了一个人,开始主动认真地学习,也能够有节制地玩游戏和打篮球,学习成绩逐步上升,和同学相处逐渐融洽。父母和张老师对小辉的变化感到十分欣慰。
问题:
材料中的张老师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正确答案】张老师在对小辉的教育中贯彻了长善救失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长善救失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材料中,张老师充分发挥小辉的篮球特长,支持小辉担任篮球队长,在发挥小辉优势的同时帮助小辉克服了沉迷游戏和篮球的缺点。 (2)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材料中,张老师不仅想要通过批评教育提高小辉的思想认识,还结合小辉的爱好和特长,让小辉参加篮球赛,培养其责任意识,帮助小辉改变学习态度,最终使小辉有节制地玩篮球和游戏。 (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材料中,张老师根据小辉爱玩篮球的特点,支持小辉担任篮球队的队长;同时,在小辉担任队长的过程中,对小辉进行指导。张老师从小辉的长处出发,对小辉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使小辉的品德得到发展,学习成绩得到提升。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又要通过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材料中,小辉在张老师和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刻苦训练,努力比赛。张老师引导全班同学为小辉加油呐喊。这样做既帮助小辉获得了积极转变,又增强了班级的团结性。这体现了张老师通过对个人和集体的教育来引导和促进小辉和班级同学的发展。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