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评述“朱子读书法”,并谈谈对自己读书的启示。
【正确答案】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

(1)朱子读书法的具体内容
①循序渐进
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
a.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
b.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
c.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②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a.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他主张读书要能成诵,而且强调读书必要读足一定的遍数,即使已能成诵,但若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
b.朱熹提出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精心思考的结果。
③虚心涵泳
虚心涵泳的读书方法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a.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读书中发现了疑问,也应虚心静虑,切勿匆忙决定取舍。
b.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④切己体察
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上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
⑤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的读书方法,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a.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
b.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⑥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
a.居敬是指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
b.持志是指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2)对朱子读书法的评价
朱熹的读书法是他自己长期读书经验以及对前人读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
①朱子读书法中的合理内容包括:
a.循序渐进包含量力性和打好基础的思想;
b.熟读精思包含重视思考的思想;
c.虚心涵泳包含客观揣摩的思想;
d.切己体察包含的身体力行思想;
e.着紧用力包含积极奋发的思想
f.居敬持志包含精神专一,持志以恒的思想。
②朱熹读书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突出地表现为:
a.朱熹所提倡读的书,主要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
b.他的读书法主要是强调如何学习书本知识,而未曾注意到与实际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不仅使读书的范围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容易造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不良学风。
因此,我们在肯定朱熹读书法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它的不足及其消极影响。
(3)朱子读书法对我读书的启示
①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一曝十寒、忽冷忽热,也不能一味贪多、急于求成。
②机械识记是记忆的必要基础,而积极思考基础上的理解记忆则更为重要,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考,展开无疑——有疑——解疑的思维训练活动。不仅能发展人的认识和思维能力,更能提高人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习得以深入开展。
③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朱熹明确指出读书时要采取客观、冷静的态度,消除定势的影响,从而以若谷之虚怀,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
④要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个人实践活动当中,使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从而使学习者对书本知识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深入,对其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促进自身实践活动能力的增强。
⑤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在情绪上必须抖擞精神,积极奋发。要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和情绪状态,并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