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 (2)要使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额外变量。所以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可以分为前摄因素和后摄因素两类。前摄因素包括被试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比如性别、工龄、经验、身高、体重、态度、个性、运动与心理能力等等。如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这些因素上差异较大,则会影响所测得的两组间差异,降低效度。在研究中控制这些因素的方式是对被试进行随机化选择,后摄历史因素是指在研究测量以外可能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差异的因素,这常常是由于研究中未控制因素的干扰,使因变量发生变化,而不是实验处理本身所造成的差异。 ②选择因素 这实际上就是前摄历史因素,是由于选择被试的程序不适当而使各被试组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系统性差异,影响内部效度。当研究中不可能对被试做出随机选择和分配时,最易受选择因素的影响。 ③成熟因素 这是指在研究期间,由于被试自身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长(技能、知识、经验等)或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变异,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某种系统效应,降低研究的内部效度。成熟因素具有动态性的性质,控制的方法是使被试选择与分组尽可能随机化,并设立对照组。 ④研究被试的更换和淘汰 实验和研究期间,被试由于事故、生病或研究调整等原因而被更换或停止参加研究,这种因素会明显地影响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大大降低内部效度。被试的更换和淘汰不是统计方法可以弥补的,因此研究中要特别注意使被试保持稳定和一致。 ⑤测量和测试的手段 当研究运用事前与事后两次测量时,事前测量会影响事后测量的结果,影响研究的内部效度。同时,由于测评者本身的疲劳、单调感、注意分散以及其他主观因素和测试本身的变化,使测定和评级的精确性受到影响,降低研究的效度。 ⑥统计回归效应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常通过事先测试选择极端分数的被试参加研究,这样就会由于统计回归效应而混淆再次测试的结果所反映的实验效应,从而降低研究的内部效度。 ⑦实验处理和程序 有关实验处理和程序的信息的扩散或交流,使对照组实际上得到了实验处理或受其影响;实验处理的实施包含着其他好处(如资助),产生补偿性等同效应等等,都会损害研究的内部效度。 ⑧多种研究条件和因素的交互作用 许多研究对不同条件或因素的效应进行比较,可是在研究过程中却往往会由于测试程序、因素控制和实验安排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多种条件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效度。 (3)一项研究要具有内部效度,首先必须正确地选择了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这样才有可能做出有关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陈述。其次是要做周密的实验或研究设计。这主要是指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明确意识到各种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运用多种设计措施,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突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