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公路工程,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工程合同价 9000万元,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下表。

施工单位报价单表

工程施工到第 4 周时进行进度检查,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A 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 840m
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二:B 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损失 1 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 25%。
事件三:C 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 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配合工作费用 5000 元。
事件四: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 D 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 4 个台班,台班单价 300 元/台班、折旧费 100 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 元。
事件五: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合同价 10%的预付款,开工预付款在进度付款证书的累计金额未达到签约合同价的 30%之前不予扣回,在达到签约合同价 30%之后,开始按工程进度以固定比例(即每完成签约合同价的 1%,扣回开工预付款的 2%)分期从各月的进度付款证书中扣回,全部金额在进度付款证书的累计金额达到签约合同价的 80%时扣完。该工程施工期间,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施工合同中约定只对水泥、柴油及石材采用调值公式法进行价差调整。基期为当年 5月,工程款按月计量,每月调整价差。该工程投标函投标总报价中,水泥占 35%,柴油占 15%,石材占 20%,各月价格见下表。
无
【正确答案】无
【答案解析】1. B 工作拖后 1 周,不影响工期,因 B 工作总时差为 1 周。
C 工作拖后 1 周,不影响工期,因 C 工作总时差为 3 周。
D 工作拖后 2 周,影响工期 2 周,因 D 工作总时差为 0(或 D 工作为关键工作)。
2. 批准工程延期 2 周。理由: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造成 D 工作拖延,不属于施工单位责任,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
3. (1)事件二不能索赔费用,因异常恶劣天气造成的施工单位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的损失不能索赔,属于客观原因引起的延误(即不可抗力),不能得到费用补偿。
(2)事件四可以索赔,因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属于非施工单位原因,属建设单位责任。
(3)可获得的索赔费用为 4 台班×100 元/台班+1200 元=1600 元。
4. 不予结算,因施工单位对 C 工作的费用没有报价,故认为该项费用已分摊到相应项目中。
5. 施工单位可得到的结算款:
A 工作:840m3×300 元/m3=252000 元
B 工作:1200m3×25%×320 元/m3=96000 元。
D 工作:4 台班×100 元/台班+1200 元=1600 元
合计:252000+96000+1600=349600 元。
6. 工程预付款:9000 万元×10%=900 万元。
工程预付款的起扣点:9000×30%=2700 万元。
7 月份:4338×(0.3+0.35×4050/3800+0.15×6.13/5.9+0.2×195/200)-{[(4338-2700)/9000]/1%×900×2%}=5385.55 (万元)。
7. 危大工程实行分包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