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
17.用法律管道德问题,旨在利用法律对不道德行为的约束力,即通过规定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惩恶扬善。但是道德问题无法量化,这就令道德立法常常缺乏可操作性。比如,“不让座”的是全车的有座之人,还是与老弱病残孕距离最近的个别人?“常回家看看”的频率是什么,看的程度有哪些?如果道德立法缺乏必要标准和裁决程序,就会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指出用法律管道德问题的初衷是惩恶扬善,然后以“但是”转折,说明道德立法常常缺乏可操作性,易陷入混乱境地。由此可知,文段意在指出为道德问题立法存在的问题。A项把法律的作用理解为约束不道德行为,与文段反对为道德问题立法的倾向不符,且与常识相悖;C项“常回家看看”是文段举的例子;D项过度推断,文段未涉及“道德问题的解决依赖于道德水平的提高”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