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导入,提问学生运动的概念和唯一特性分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继续引导学生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那么运动的固有属性又是什么
从而导入新课《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二、探索新知
环节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教师多媒体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短片;
提问:为什么这个人没有根据记号找回自己的剑,这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评。
3.教师总结。
4.教师继续追问:脱离运动谈物质会导致什么错误倾向
学生思考。
5.教师总结:脱离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环节二: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教师出示俗语: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人者心动的观点。提出问题这体现了物质与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讨论结束,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观点。
3.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多媒体出示以下观点,请学生指出错误。
观点一: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观点二: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教师总结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
五、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搜集体现运动与物质辩证关系哲学原理的名言诗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