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答题 3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本课学习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认识大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3)紧紧抓住数的分级,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读、写方法。
(4)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作用,能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并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答案解析】
问答题 32.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
(2)知道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3)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4)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
【答案解析】
问答题 3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老师出示课件,提问。
①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读信息。)
②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知道什么?(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
③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探究新知。
①认识“十万”。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l。)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思考,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通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
②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合作研究。最后派出几个代表,说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师小结: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利用类比迁移规律,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并把它们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归纳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③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
Ⅰ.认识数位。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万和千万可以换下位置吗?为什么?
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说一说每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什么。
Ⅱ.认识数级。
师:读一读这些数位(有意识地领着学生四个一停顿),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国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分成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个级,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呢?(万级。)亿位在哪一级?(亿级。)
Ⅲ.体会“位值”的含义。
师:北京有19612368人,在这个数中,有两个6,这两个6分别表示什么?(左边的6表示6个十万,右边的6表示6个十。)
师:都是6,为什么表示的意义却不同?
师: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师:这个数含有几个数级?万级上是几?表示什么?个级上是几?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中,认识数位、数级,并结合现实情境,体会相同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义。)
(3)巩固练习。
具体内容略。
(设计意图:通过做题,加深并巩固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
(4)感受一亿的大小。
师:我们感受了十万的大小,那一亿到底有多大?
组织学生进行画点体验,给学生1分钟,看看可以画多少个点。并让学生估算一下,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与十万相比,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因此,让学生在1分钟的时间内画点,并估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