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2014—4】题21~25:某新建工厂,内设35/10kV变电所一座。35kV电源经架空线引入,线路长度2km。厂区内有普通砖混结构办公建筑一座,预计雷击次数为0.1次/a,屋顶采用连成闭合环路的接闪带,共设4根引下线。办公建筑内设有电话交换设备,选用塑料绝缘屏蔽芯市话通信电缆架空引入,选用电涌保护器对电话交换设备进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接闪带与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各种管线及电话交换设备的电涌保护器共用接地装置,并在进户处做等电位联结。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选题 为减少因雷击架空线路避雷线、杆顶形成的作用于线路绝缘的雷电反击过电压的危害,规范规定宜采取下列哪项措施?并且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架空线路防止雷电反击的措施,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第5.1.2条c款。因雷击架空线路避雷线、杆顶形成的作用于线路绝缘的雷电反击过电压,与雷击参数、杆塔型式、高度和接地电阻有关。宜适当选取杆塔接地电阻,减少雷电反击过电压的危害。
单选题 厂区内一台10kV电动机的供电回路开关采用真空断路器。当断开空载运行的电动机时,操作过电压一般不超过下列哪项数值?(系统最高电压按12kV计)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操作过电压的相关内容,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DIVT 621一1997第3.2.2条和第4.2.7条。10kV系统操作过电压的1.0p·u=
单选题 计算确定办公建筑的接闪带引下线与架空引入的通信电缆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隔距离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先确定该建筑的防雷等级。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3.0.4条第3款,该建筑属于三类防雷建筑。
依据本规范4.4.7条式(4.4.7),Sa3≥0.04kclx=0.04×0.44×lx,kc由附录E选取,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分流系数取0.44。lx带入。
单选题 办公建筑内电话交换机设备的电涌保护器至进户等电位连接箱之间的导体采用铜材时,计算其最小截面积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第5.5.1条。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应于配线架接地端相连,配线架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线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此条文的含义是说,电涌保护器需要连接到配线架的接地端,然后配电架的接地端到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截面不应小于16mm2,但是根据题干来说,想问的是电涌保护器到等电位连接箱的最小截面,所以认为该题的依据应该是《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5.1.2条及表5.1.2。根据式(5.1.2),D1类电涌保护器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Smin≥Iimp/8,Iimp由式(4.2.4—6)确定,但是题目中还没有给详细的计算参数,因此无法计算。如果参照表5.1.2,连接D1类电涌保护器的导体最小截面为1.2mm2
单选题 厂区内柯一露天场地,场地布置如下图所示。图中二类防雷建筑的高度为5m。拟利用设在场地中央的一座20m高的灯塔上安装6m长的接闪杆作为防直击雷保护措施。请按滚球法计算,该接闪杆能否满足图中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要求,并确定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5.2.12条表5.2.12,附录D式(D.0.1—1)以及第4.5.5条。
由表5.2.12可知,第二类防雷建筑滚球半径hr=45m,由式(D.0.1—1):

接闪杆与图中防雷建筑最远点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