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什么是 infortainment?这个概念表述的是何种现象?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infortainment 由 information(信息)和 entertainment(娱乐)两个单词组合而成,意为“信息娱乐化”。
(1)“infortainment”概念表述
“infortainment”概念表述的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传播主体的社会信息,以满足受众心理愉悦为第一前提, 在信息内容和形式上,突破传统的“传者本位”意识,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领域探讨对受众健康信息需求 的满足,从而体现信息的精神价值要素,最终使传媒定位逐渐向“受众本位”意识靠拢。
从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消遣、娱乐、休闲等活动,就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趋势,而这 些趋势自然也渗透到新闻传播的每个环节,并且互相影响,彼此作用,愈演愈烈,以至于出现了新闻信息娱乐化 的现象,从而衍生了“信息”和“娱乐”相结合的词“信息娱乐化”。信息娱乐化早在美国“黄色新闻”开始流 行之时,就已现端倪。因而infortainment还包含有“黄色新闻”的夸张、煽动性、耸人听闻的特点。
(2)“infortainment”现象
①大众传播对低级趣味的一味迎合
从功能上看,大众传播的信息内容的确具有与传统高雅文化不同的特征,即效果的愉悦性。它追求广义上的 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能够获得轻松的满足。这种轻松的满足有时以牺牲历史使命感、理性精 神和批判性为代价。例如目前黄金时段播放的国产抗日神剧和婆媳雷剧,内容多半比较粗糙,随意性强,质量有 待大大提高。
②平民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瓦解
从社会心理的深层次看,平民文化对传统等级文化存在一定的敌意态度。而这种敌意态度直接导致了对传统 文化的主动消解,比如对王朝历史的“戏说”。由于这些“戏说”构造出来的历史景观毕竟只是一种逆反式的狂 欢幻觉,因此,如果大众传播一味迎合受众心理鼓吹具有这种幻觉性质的历史景观,使更多人将狂欢幻觉误解为 真实,当代人就可能完全失去历史意识而变成在娱乐泡沫上狂欢的一堆气球。
③市场对信息的娱乐化扭曲
现代大众传播的发展为人们的娱乐需要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提供娱乐也无可争议地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社 会功能之一。但是,随着市场因素的介入,追逐利润的商品逻辑将提供娱乐包装为文化名义下的商品,娱乐也呈 现标准化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娱乐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的内在规则,而市场的过分介入可能打乱或破坏其 内在规则,结果将可能严重到摧毁娱乐本身。
(3)举例说明“infortainment”
信息娱乐化的现象在如今层出不穷。最典型的是借由新媒体传播的信息。
①标题党
标题党是网络媒体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以赚取点击率与流量的取名方式。其主要行为简 而言之即新闻标题严重夸张,文章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标题党中,有些良性标题是出于无聊、 好玩,幽默捉弄其他网友,而一些极少数的标题党为了增加访问量,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而欺骗广大网友。
a.良性标题党的幽默性
良性标题党有很强的幽默性和娱乐性,是善意搞笑举动。标题党对象是大部分时间空闲的网友,他们乐于看 到新鲜事,发现被骗之后也会轻松一笑。良性标题党既可以娱乐自己,也可以娱乐大众。
b.恶性标题党的危害性
恶性标题党浪费了网友的时间,欺骗了网友的感情。标题党的行为会使网友因为受过欺骗,而错过真正有价 值的信息,造成“狼来了”的悲剧。恶性标题往往充斥“性爱”、“暴力”、“罪恶”等字眼,严重污染版面,不堪 入目。
②严肃新闻娱乐化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传统媒体内容通过网络传播时常常经过了娱乐化修改。例如,网络流传的《别人的标 题 vs 网易的标题》一文举出的例子:海南日报的一篇题为《盛世·盛会真情·豪情——美丽的心愿写在党的十 八大闭幕之际》,被改成《省委书记:把海南打造成奇葩》;新华新闻的《解放军报:中国梦的自信在哪里》,被 改成《解放军报:我们信仰的主义仍是宇宙真理》。严肃内容娱乐化表达,造成的是严肃态度被消解,民众关注 随意散漫。
③说新闻
新媒体上推送的整合新闻,通常以“某某君”说故事的姿态来报道新闻,把严肃新闻和一些娱乐新闻、笑话 穿插。这些都是新闻娱乐化的姿态。“说新闻”这种新闻播报形式最早是由凤凰卫视中文台首先推出的。它打破 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播报风格,主持人不必严格遵循新闻稿件逐字播报,可以掺杂口语、手势等附加内容。同时 采用站立播报方式,使新闻类信息的播出更接近人际传播方式,达到亲切、自然的消息传递目的。这一做法,使 受众从原来面对信息时的严肃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以放松的心境参与消息阅读。通过收视率的统计,证明了这 一形式正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④娱乐综艺热
娱乐类信息,既包括文艺体育娱乐栏目、节目,也包括娱乐类影视文化作品。从 2005 年湖南卫视“超级女 声”节目开始,因在歌手选拔赛这一传统节目类型上的突破创新,创下收视热潮后,2007 年的“快乐男生”“好 男儿”等众多娱乐选秀节目再次受到大众的追捧与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中国电视综艺可谓进入了全盛时代。伴随 着各路竞技、亲子、旅游类节目满“屏”开花,综艺节目展开十八般武艺,持续制造话题热点。一方面是品牌节 目依然占据收视率排行榜的前排位置,另一方面是新出场节目争奇斗艳、各显神通。
互联网上的综艺节目也不甘示弱。数据显示,从 2013 年起,网络综艺数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率 高达 200%。网络综艺节目凭借对网络热点的及时捕捉、对网民喜好的精准把握成功脱颖而出,显示出网络综艺 的勃勃生机。相比传统综艺,网络综艺表达更直接、参与感更强、对象也更年轻。
从量上看,综艺节目的供应已经比较充足。节目太多,看不过来已是常态。节目水平参差不齐,制作播出贵 多不贵精,从电视荧幕到网络播送遍地开花,同质化、低俗化现象比比皆是,与往年相比并没有根本好转。综艺 节目产量总体上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总体市场容量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这成为中国综艺市场在热潮中前进的过 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点。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