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互联网上流传一个冒充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文告的截图,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已经逝世。随后,全球多家媒体据此误报,CNN等大牌媒体也未能幸免。据新加坡政府网站显示,当时李光耀仍然处于病重状态,并未去世。请结合此“乌龙”事件,谈谈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如何平衡速度与准确的关系。
 
【正确答案】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海量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但当我们身临每天亿万信息的大数据时代时,各种“乌龙”事件、虚假新闻混淆视听、扰乱我们的判断时,新闻的真实准确与发布速度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对广大受众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平衡速度与准确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命题,新闻媒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仔细核实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出处。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往往对新闻报道的信息源有明文规定:所有新闻都必须交代新闻来源。在中国,准确核实新闻信息源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规范之一。交代新闻来源的最大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程度等。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路径:一是记者采访他人;二是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新媒体时代更要注明新闻来源,特别是同一新闻的多方面来源要进行核实比较,采用最权威、最官方的来源以确保新闻的准确无误。 (2)严谨细致的采访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事件真假难辨,更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严谨细致的采访。无论什么资历的记者,都应该认真细致采访、谨慎下笔。很多事件性新闻表面上看,说的是单一的一件事情、一个过程,但它同样负载着舆论引导、价值取向、纪律等一系列的任务,折射着媒体的威望和公信力。因此,新闻报道只有从各个方面做到严谨细致,经得起推敲,才能既表达清楚新闻事实,又不至于带来负面影响。 (3)突破技术障碍 新媒体时代,记者不再单纯地只为某一种媒体提供报道,而需要同时为纸媒、网络甚至电视、手机等多种平台提供报道。记者不再仅仅是文字记者或者摄影记者,需要同时具备文字、图片、摄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的操作能力,能够以多媒体融合的报道技能完成新闻的采集和制作,促进新闻报道的迅速发布。 (4)做好新闻的“把关”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受众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更高了,日报以天为报道周期,电视和广播以小时为报道周期,而在网络平台上,新闻正以实时报道的方式传播,导致各家媒体争相抢“快”,无暇顾及新闻的准确和真实。这时,作为新闻把关人的新闻编辑就显得十分重要,新闻编辑对每一条新闻都要认真审视,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和差错。同时,编辑也应充分考虑到社会效果,努力减少和杜绝“假新闻”和“导向性差误新闻”的传播。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