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威胁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的活动,具体如下:
(1)人类直接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
包括狩猎、捕捞、采集和残害等。工业化以后,很多地区专注于生物资源的实用价值而肆意开发,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的和潜在的价值,生物资源持续生产的极限被突破,生物多样性在各个层面上遭到无情的蚕食。过度采捕不仅造成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资源的小型化,而且对生物遗传多样性也产生很坏的影响。
(2)人为间接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
①人口问题
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是物种受排挤和灭绝的最主要的原因。人类大规模的迁移,在迁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天然植被往往遭到破坏,野生生物遭捕杀,将外来物种引入迁入地区危及当地物种的生存。
②生境恶化
森林砍伐、草地滥垦、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大气和水域及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作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和众生万物以生存环境的森林和草地,大规模毁坏除了使生物圈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可更新资源短缺外,更重要的影响还在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③生境与栖息地的丧失
栖息地面积缩小和片断化,导致野生生物种内遗传多样性严重丧失,使野生物种对疾病、气候变化、栖息地改变等的抵抗力降低。栖息地面积缩小到一定程度,环境容纳量低于物种、特别是大中型物种的最低自我稳定种群数量,最终群体萎缩、崩溃灭亡。
④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是破坏生态系统,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土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二是外来人侵有害生物本身形成优势种群,使本土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种灭绝,破坏物种多样性,使物种单一化。
⑤物种本身的遗传因素
物种本身的遗传特点,具敏感性及脆弱性,也容易促成了灭绝的发生。如某些种定居于食物链的高位,还有一些种分布范围十分有限,某些种散布和定居的能力很弱,有些种对生境有特殊的要求,等等。
⑥法制与管理方面
法制不够健全,或者执法不严,各资源保护部门缺乏有力的协调与配合等,导致管理中的漏洞和失误,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另一原因。
⑦其他原因
新城市和道路的建设、水坝和水库的建设,新矿区的开发,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等,均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或灭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