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解析]
目前,城域传送网MSTP/SDH主要是承载以小颗粒TDM业务为主,分组业务为辅。业务IP化和大颗粒化,导致城域网将由主要承载现有E1/STM-1(2Mbps/155Mbps)TDM业务逐渐转向承载FE/GE(10Mbps/100Mbps/1000Mbps)IP业务。城域网技术需要由现有“以TDM电路交换为内核”向“以IP分组交换为内核”演进。
PTN是一种面向分组业务的传送网络和技术,它定位于城域网汇聚接入层,以分组交换为核心并提供多业务支持,既具备数据通信网组网灵活和统计复用传送的特性,又继承了传统光传送网面向连接、快速保护、OAM能力强等优点。
PTN通过标签交换机制实现面向连接的快速转发;通过PWE3技术实现各类非分组业务的端到端仿真;通过DiffServ模型实现端到端的QoS控制;通过CIR(保证带宽)和PIR(突发带宽)机制实现统计复用;通过同步以太网、IEEE1588v2和ToP等技术提供精确的频率和时间同步;提供设备保护、线性复用段保护、MPLSTunnelAPS、LAG和FRR等丰富的保护方式和类似SDH的电信级的OAM能力。多种技术的融合为PTN高效、高质地承载3G基站和全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TN在实现方式上有MPLS-TP和PBT两种技术标准,分别源白对MPLS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改进。
MSTP与PTN两种组网方案的核心差别是交换方式和统计复用能力。SDH设备、MSTP设备和PTN设备交换方式的区别如表7-7所示;MSTP与PTN的组网比较如表7-8所示。
表7-7 SDH/MSTP和PTN设备的交换方式 比较项目 | 内核 | 承载业务类型 | 技术特点和现状 |
SDH设备 | TDM交换(VC交叉) | TDM业务 | 无法承载分组业务 |
MSTP设备 | TDM业务和分组业务 | 在分组业务比重较大时承载效率较低 |
PTN设备 | 分组交换 | 在分组业务比重较大时承载效率较高 |
表7-8 MSTP与PTN的组网比较
比较项目 | MSTP组网 | PTN组网 |
统计复用 | 刚性管道,无统计复用 | 弹性管道,有统计复用,带宽规划可按收敛比、提高带 宽利用率 |
速率 | 核心层10G,汇聚层10G/2.5G,接入层 622/155M | 核心层、汇聚层10GE,接入层GE |
组网 | 环形、链形、MESH | 环形、链形、MESH |
保护 | 复用段保护、通道保护、SNCP保护 | 环网Wrapping/Steering保护、1+1/1:1LSP线路保护 |
保护性能 | 50ms电信级保护 | 50ms电信级保护 |
控制平面 | 可升级支持 | 可升级支持 |
在PTN组网方案中,线性保护倒换是一种G8131定义的路径保护方式,主要包括无协议的1+1方式和基于协议的1:1/1:N方式,可以对端到端路径或者端到端路径上的每个区段(节点或链路)进行保护。其中,1+1和1:1为独享保护,1:N为共享保护。采用1+1时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都承载业务并采用双发选收的模式;采用1:1时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仅工作路径承载业务,备用路径空闲(也可运行其他较低优先级的业务),在网络故障情况下,通过协议切换到备用路径承载业务(可抢占其他较低优先级的业务)。
环网保护倒换由G8132定义。环网保护是基于协议的区段共享方式。一般对环网上的每个区段分别进行保护,不同区段的备用路径可以共享。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端到端路径经过的各个区段的备用路径空闲(也可运行其他较低优先级的业务);在某个区段故障时,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wrapping(环回)方式,故障区段的相邻节点通过协议切换到该区段的备用路径,另一种是steering方式(转向),源宿节点通过协议切换到备用路径。由于环网保护为共享方式,在资源利用率方面比1+1和1:1线性保护更有优势,因此在各种保护方式成熟的情况下,应优选环网保护(例如,现网MSTP以复用段共享环网保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