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下列被执行人的行为中,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有______。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考点]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解析]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A、B显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于CD选项,存在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想象竞合问题,应从一重罪处断,两者的区别是:(1)客观行为表现上,前罪行为只限于非法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而后罪则不限于此类行为,包括任何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行为。(2)犯罪主体上,前罪是一般主体,而后罪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3)行为发生时段上,前罪可以发生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而后罪则只能发生在法院的判决、裁定进入执行程序后。(4)犯罪故意上,前罪不要求特殊目的,而后罪则要求具有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的目的。根据以上两罪的区别,司法实践中对于非法处置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行为定性应当区分情况:(1)如果非法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行为发生在诉讼保全程序中,而没有进入执行程序的;或者此种行为发生在执行程序中,但行为人不是负有执行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的;或者在执行程序中负有执行生效裁判义务的人实施了此种行为,但并没有拒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目的的;这三种情况应当以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定罪,没有问题。(2)如果在执行程序中负有执行生效裁判义务的人实施了此种行为,且具有拒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目的,此时由于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触犯的两个罪名的法条所规定的内容又不存在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构成刑法理论上的“想像竞合犯”,应从一重罪处断,根据《刑法》第313条和第314条的规定,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定刑完全相同,无轻重之分,对此,由于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行为实际上只是行为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手段实施的,通说认为应按照行为人的目的行为所指向的犯罪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本题CD选项考核的就是此种情况,故也正确。本题非法处置查封、扣押的财产罪超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