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建筑面积30000m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地上26层,地下3层,基坑深度为13m,檐高为92m,外墙装饰有玻璃幕墙、石材幕墙和仿石漆涂料。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四方共同验槽时发现设计所使用的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的情况不符,故决定推迟验槽。
    事件二:浇筑筏板基础时,混凝土采用泵送方式,泵送管内径为125mm,经观察发现,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约为30mm,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浇筑。
    事件三: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选择使用燃烧等级为B1级的保温材料,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从节能工程考虑,幕墙经过复验的项目有: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幕墙玻璃的遮阳系数,合格后方可施工。
    事件四: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编制了项目质量计划,报企业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建立了质量管理记录。
    【问题】
问答题 5.  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做法有何不妥之处?推迟验槽的情况有哪些?验槽时应重点关注哪些部位?
【正确答案】施工单位应组织五方共同验槽,五方即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事件一中,缺少勘察单位。
   推迟验槽的情况有:
   ①设计所使用的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的情况不符。
   ②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
   ③场地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答案解析】
问答题 6.  指出事件二中做法的不妥之处。
【正确答案】不妥之处:
   ①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为30mm时,采用内径为125mm的泵送管。
   理由: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输送泵管。
   ②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浇筑。
   理由: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答案解析】
问答题 7.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做法有何不妥之处?幕墙节能工程的复验项目包括什么?
【正确答案】事件三中,施工单位选择使用燃烧等级为B1级的保温材料,不合理,因建筑高度为92m,高于24m,幕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幕墙复验项目不完整,故不能马上施工。
   幕墙节能工程除按一般建筑幕墙要求进行材料复验外,还应增加对下列材料性能的复验: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幕墙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中空玻璃露点;隔热型材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答案解析】
问答题 8.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
   ①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
   ②交底记录。
   ③上岗培训记录和岗位资格证明。
   ④上岗机具和检验、测量及实验设备的管理记录。
   ⑤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
   ⑥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
   ⑦质量管理相关文件。
   ⑧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