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试回答:
问答题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是:第一,起因条件:必须有危险发生。第二,时间条件:实际存在的正在发生的危险。第三,对象条件:避险行为针对的对象是第三人的合法利益。第四,主观条件: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即有正当的避险意图。第五,限制条件: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第六,限度条件: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第七,特别例外限制: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允许他们以紧急避险为由临阵脱逃,否则,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问答题 避险过当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避险过当的基本特征是:第一,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超过必要限度的避险行为,并对合法权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第二,行为人在主观上对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害存在过失,应当受到责备。
问答题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区别。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是:第一,危害的来源不同。前者的危害来源非常广泛,既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侵袭或者人的生理、病理疾患等;而后者的危害来源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第二,行为所损害的对象不同。前者损害的对象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是合法行为对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而后者损害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第三,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前者的行为只能在迫不得已时即在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的情况下才可以实行,而后者的行为则无此限制,其实施是出于必要,即使能用其他方法避免不法侵害,也可以实施后者。第四,对行为限度的要求不同。前者损害的合法利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利益,而后者所造成的损害既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者可能造成的损害。第五,主体的限定不同。后者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而前者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