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范文] 量变到质变
事物经过逐步积累通常可以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也就是量变能够引起质变。这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我们要认识到这个规律并利用好这个规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名言告诉我们“跬步”与“千里”、“小流”与“江海”相比,前者无疑是很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则是巨大的、显著的变化。由“跬步”的积累到“千里”的巨变,由“小流”的积聚到“江海”的汇集,这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只有看到量变对质变的巨大作用,才能够找到质变的规律。只有重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才能洞悉事物的变化。
反之,忽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就无法正确地看待事物。《饥汉吃饼》的故事中:一个人连吃了六个半烧饼,终于吃饱了。这时他十分懊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自责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呀!先前六个烧饼都被我白白地浪费啦!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要吃那六个呢?”饥汉的可笑之处就在于完全忽视量变的积累,不懂得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闹出了笑话。
既然知道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答案就是耐心积累,勤奋耕耘。一位年轻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为何自己的画卖不掉,门采尔让他把一天作画一年卖,改为一年作画一天卖,这就是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改变——投入充分的时间,从根本上改变画的品质。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依赖于量变,那么我们就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反对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的风气,须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们要相信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进行量的积累时充满信心,不能因漫长和艰辛的积累而放弃,要相信规律,相信质变必然会发生。
当然,量的积累不是万能药,就像人们对一万小时定律的普遍误解。不是任何人、任何事,积累一万小时都可以成功的,这其中还要看事物的性质,还需要经常性的反思和改进,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不能成为埋头拉车不看路的借口。
相信时间的积累,对勤奋的回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