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一建于非地震区的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其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ω 0 =0.6kN/m 2 ,地面粗糙度为C类。该建筑物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基本自振周期T 1 =1.5s。
单选题 假定风荷载体形系数为μ s ,风振系数为β z ,试问,承载力设计时,屋顶处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ω k (kN/m 2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4.2.2条,由于高度大于60m,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再依据4.2.1条计算ω k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的8.2.1条,离地面高度70m、地面粗糙度为C类,μ z =1.28。
ω kz μ s μ z ω 0z ×μ s ×1.28×1.1×0.6=0.845β z μ s
选择C。
单选题 假定屋顶处风荷载标准值ω k =1.20μ s ,且在顶层层高3.5m范围内ω k 均近似取顶部值计算,试问,作用在顶层总的风荷载(标准值)W k (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附录B.0.1条第5款,可得扇形平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由下图可清楚看出左右两侧边与风向的夹角为45°。
单选题 计算该建筑物顶部围护结构时,试问,沿图示风向在内弧迎风面顶部的风荷载标准值ω k (kN/m 2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的8.1.1条第2款,有
ω kgz μ s1 μ z ω 0
依据8.6.1条,β gz =1.75;依据8.2.1条,离地面高度70m、地面粗糙度为C类,得到μ z =1.28。
μ s1 参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B.0.1条取为0.9。因为是围护结构,取为50年一遇的风压。
ω k =1.75×0.9×1.28×0.6=1.21kN/m 2
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