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日,“药品批发企业甲”向国内企业“药品生产企业乙”采购生产可愈糖浆的原料药,两者是第一次发生交易。采购、收货环节一切正常。但是,验收人员在查验检查报告书后,抽样时发现所采购原料药包装封条损坏。经验收,该原料药不合格。
“药品批发企业甲”应该审核“药品生产企业乙”的资料不包括
考查药品批发企业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一定要从逻辑上理解:首营企业审核重在企业资质,首营品种审核重在药品资质,因此答案为D。还要注意两者的审核要经质量管理部门和企业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具有执业药师资格。
“药品批发企业甲”对所采购原料药收货和验收时,以下行为不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有
考查GSP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收货、药品购销管理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品种范围。首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中”批号”非常重要,选项A符合”逐批”收货的原则,所以该行为符合GSP规定。再次,收货核对的票据,根据供应链流程收货在采购之后,因此B的说法符合规定。再次,药品购销要执行进货检查制度,重点检查药品合格证明及其他标识,而麻醉药品有专有标识,选项C说法正确。最后,可愈糖浆是含可待因口服溶液,原料药是麻醉药品可待因,应该在专库或专区内验收,选项D适用于冷藏、冷冻药品。故答案为D。
“药品批发企业甲”验收所采购的原料药时,所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考查药品批发企业验收抽样、药品检验的类型。此题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所采购原料药的抽样依据出现了交叉,其一,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可以不开箱检查;但是情景中没有说明”外包装及封签完整”,也就不构成此项抽样措施。其二,有证据表明封条损坏,也就是所采购原料药可能会出质量问题了,此时就需要”开箱检查至最小包装”。可见,对于GSP规定不能死记硬背,一定把握其逻辑。
“药品批发企业甲”对于所采购原料药的处理方法不符合规定的是
考查GSP药品批发企业验收记录、库存记录及药品储存与要求。从实例所给信息来看,所采购原料药验收不合格。选项D的色标管理针对的是待确定药品,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