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着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演变,“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我国的实际来看,下列说法哪一个不正确?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是随着发展阶段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而“三农”工作的内容则是随着“三农”问题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拓展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三农”问题主要矛盾和“三农”工作主要内容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城乡居民和工业化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这一阶段,“三农”工作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都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农产品供给。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城乡居民和工业化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而改革开放头10年的农村改革基本上是围绕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农产品供给而展开的。A项正确。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演变成了“满足温饱的农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改善生活需要与过低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的9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目标,并在强调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重要性,把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当作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由此“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从发展农业生产拓展到了发展农村经济,中心任务从增加农产品供给拓展到了增加农民收入。B项错误。
第四阶段:新世纪初“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演变成了“富足起来的农民群众日益扩张的全面发展需要与滞后的农村公共服务和不均的农民发展机会的矛盾”,这在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充分。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五大方面的主要任务,“三农”工作的内容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最为突出的是强调了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导向,增加和强化了发展农村公共服务的任务。C项正确。
从总体上来看,随着我国“三农”问题主要矛盾的不断演变,“三农”工作围绕着“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拓展。D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