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

屈原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歌其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槛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屈原《渔父》)


问答题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既:

是:

见:

涵:

铺:

【正确答案】

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是:此,这。

见:被。

涵:搅浑。

铺: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翻译“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椹而去”。

【正确答案】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怎么能让清洁的身体去蒙受污垢玷辱呢?我宁愿跳进湘江,葬身在江鱼的腹中。怎么能让洁白的身体,去蒙受世俗的尘埃呢?”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桨离去。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