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
某次考试后,张老师在课堂上分析每一份试卷,耐心讲解每一道小题,学生却表现得“漫不经心”。当张老师看到一些优等生也在左顾右盼时,火冒三丈地说:“有些同学自以为是,却不知道这次考试考得一败涂地。”“试卷发下后我就已经全部找出了错误的原因。既然已经全会了,为什么还要听呢?”某些学生叛逆地嘀咕道。“是啊,会了为什么还要听呢?”还有人附和道。
这个问题一连几天都在张老师的脑海中盘旋,经过几天的反思,张老师找到了答案。在一天的晚自习中,张老师向全体学生做了自我批评,承认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班级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张老师趁势问道:“你们对其他老师的课还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学生们纷纷发表看法…
在接下来的一周中,张老师把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反馈到其他各科老师那里,并与他们一起商讨改进教学的办法。
问题: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无
【正确答案】无
【答案解析】张老师开始并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经过反思后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其教学行为才有了正确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且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材料中的张老师在学生不听讲时对学生发火,违背了尊重、赞赏学生的要求。
(2)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材料中的张老师在听完学生嘀咕后没有生气,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认真地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向学生做了自我批评,这体现了张老师的反思意识。
(3)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张老师在自我批评后又向学生了解了关于其他学科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并和其他老师一起商讨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
综上所述,张老师自我反思后的教学行为是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