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最近,著名媒体人马东先生辞职创办了“米未传媒”,并获李开复领军之“梦工场”自创办以来给创业者提 供的最大一笔天使投资,请以马东先生从“央视主持人——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米未传媒创始人”的三次职业 身份转换为案例,试分析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未来趋势。

【正确答案】

中国电视业曾经经历了市场化、资本化和集团化等阶段的改革和创新,在节目制作方式、节目制作水平 以及电视发展理念等方面等取得显著的进步,积累了诸多有益的经验。而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电视行业受到视听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冲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职业道路几经转折的著名电视人,马东的几次职业转换与中国电视业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密不可 分。他的每一次职业转换选择,都是在电视行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做出的选择。
(1)IT 转行电视业:中国电视的产业化发展
作为相声大师的马季的儿子,马东本来从 18 岁开始留学澳大利亚,学习计算机专业,从事了 10 年的 IT 工 作。1995 年 5 月,马东回到了京,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1998 年,30 岁的马东进入湖南卫视。先后在湖 南卫视《有话好说》、央视《挑战主持人》《文化访谈录》等多档节目担纲主持人、节目制片人等。
马东从 IT 转行做电视,体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电视行业的繁荣发展的态势。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中国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达 80.7%。到 1991 年底,全国电视机达到 2 亿台的保有量。随着中国市场 化改革的进行,中国电视行业在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历了市场化、产业化的转型,电视业发展进入繁荣期。在 电视商业化的浪潮中,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体制逐步确立,电视剧、电视节目创作,整体上进入了成熟期,初步 具备了产业化的人员和资源储备,故而吸引了大批人才进入电视行业,进一步促进了电视业的持续繁荣。
(2)电视转行互联网:中国电视业的新媒体发展
2013 年,马东离开了他工作了 12 年的中央电视台,加盟爱奇艺、担任首席内容官。在爱奇艺的两年多时间 里,马东参与了视频网站内容分化、自制内容兴起的过程,爱奇艺由此走在中国视频网站的前端。
马东是在电视行业受到互联网新媒体冲击的背景下做出的选择。2009 年到 2011 年,电视节目在北京地区黄 金时间的开机率从 70%下降到了 30%。这个行业从根上发生了巨变,因为就算收视率再高,数据也只局限在通 过电视机收看节目的群体里。适应视频行业发展的新形势,马东转向了互联网。
而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对电视行业发展最大的冲击,是推动了制播分离进一步发展。在马东看来,一方面,三 网融合的一个强指向就是网络视频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电视领域的制作团队已经完全市场化。视频网站在强 化原创内容并且加大版权采购,让制作公司有了新的发行平台,这种制播分离和视频网站的发展,使得电视节目 制作行业开始一波更强大的市场化浪潮。
在这种电视业市场化的背景下,爱奇艺的成功为电视业发展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①终端创新。利用网络平台,将用户吸引到移动终端。
②注重内容。注重版权,采用独播形式增加用户黏度;培育品牌节目,增加用户情感忠诚度,如《奇葩说》。
③重视受众。以受众为中心,加强受传者之间的互动;了解受众需求,对风靡中国 20 余年的韩剧投入巨额 资金,满足受众需求。
(3)辞职创业:电视行业的内容创业趋势
在爱奇艺出任首席内容官两年后,2015 年 9 月,马东带着《奇葩说》总制片人牟頔、商务总监刘煦出来创 办互联网内容制作公司米未传媒。A 轮融资后,米未传媒估值 20 亿。在马东看来,视频平台是一个横向发展的 机会,但是做内容是纵向发展,内容第一。马东认为内容产品卖给观众的是愉悦,理应超乎用户想象之外,马东 和米未传媒制作项目时,会从社会的流行背景、时代感,也就是大众心理出发,制作内容产品。
可以看到,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普及为中国电视的转型创造了条件,而马东的再次转型反映的是未来中国电视 业发展的趋势:
①产业链条延伸化。进行内容产业、版权产业、服务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纵向延伸。
②内容创新。米未传媒是以内容为主导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有内容制作、商务营销、内容推广等部门。中国 电视业的未来应当注重内容的创新与节目制作模式的创新。
③盈利模式的改变。改变单一的以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通过付费订阅等方式扩宽收入来源。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