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知道废弃物的危害和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利用废弃物制作出艺术作品。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废弃物的利弊和运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的创意思维。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养成善于观察、热爱自然、追求创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废弃物危害和利用,能够分类处理垃圾。
难点:利用废弃物制作出富有创意的艺术品。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工厂生产线在生产中产生垃圾的视频,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
(1)这些垃圾会对我们生活造成什么影响?(污染环境)
(2)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处理这些垃圾呢?(专业化处理、再利用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如包装袋、塑料盒、纸盒、蔬果的叶子等。这些垃圾如果不好好处理会污染环境,如何能将这些废弃物有效的利用,变废为宝,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一《变废为宝》。
(二)新知传授
1.初步体验
教师展示戒烟广告的摄影作品,提问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感受,教师总结艺术家利用烟蒂拼贴成作品用以警醒人们吸烟的危害,随后请学生们谈谈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有哪些,会产生什么危害,学生讨论回答,了解废弃物的危害和体验废物利用的成果。
(2)讨论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根据教材中展示图片尝试找出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进行归纳并且分析废弃物的形状、材料,质感、肌理等特点,学生讨论发言,教师以纸材为例讲解材质特点和变废为宝的方法有:平面拼贴和立体组构。
(3)启发思考
教师出示多个立体的废物利用艺术品和优秀学生作品,请同学们感受三维空间里的废物利用,并举例说说不同类型的材质适合表达的内容。思考最喜欢哪一个学生作品, 又可以怎样利用废弃物制作成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4)步骤讲解
教师播放鹅蛋壳利用的制作视频,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看并讨论归纳出详细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选择废弃物创作要考虑到物品的形状、质感、肌理以及功能属性,随后教师进行局部示范讲解,提醒学生可以运用综合材料进行造型。
(三)课堂练习
选择合适的废弃物,进行艺术品的制作,发挥想象力,体会乐趣。要求作品完整,富有想法,能够讲述废弃物利用的创意理念。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 -定的帮助指导。
(四)展示评价
教师建议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欣赏作品,交流创作理念。对优秀作品进行重点讲评,请小设计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促使学生互相学习。
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评价,对学生设计的废弃物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小结拓展
小结: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拓展:可以把变废为宝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展览,传播废物合理利用的观念。或者可以收集废物利用和分类的相关资料,制作成手抄报进行宣传。
(六)板书设计
略
[试题解析一答辩]
1.谈谈你对废弃物以及变废为宝的理解?
[参考答案]
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基本或者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回收和利用的排放物。
变废为宝是当今社会追求的环保方式,而废弃物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用等。艺术家们用发现和创造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废弃物,利用废弃物本省的质感、形状、色彩、肌理等视觉元素,制作出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2.针对本节课,谈谈美术课示范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美术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要讲授美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还要传授基本的技能技法,这种技能技法的示范性构成了美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辅导过程中,美术教师的这种示范性时常还体现为手把手的个别传授示范。在《变废为宝》一课中, 教师通过示范,学生可以获得多种感官刺激,比如教师播放鹅蛋壳利用的制作视频,带着问题去观看并讨论归纳出详细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师总结选择废弃物创作要考虑到物品的形状、质感、肌理以及功能属性等,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眼球,还能帮助学生解除操作上的难点,同时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