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1.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X)保存文档。  【文档开始】  太阳的文牍有多高?  1879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斯特凡指出,物体的辐射是随它的文牍的四次方增加的。这样,根据斯特凡指出的物体的辐射与文牍的关系,以及测量得到的太阳辐射量,可以计算出太阳的表面文牍约为6000℃。  太阳的文牍还可以根据它的颜色估计出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一块金属在熔炉中加热时,随着文牍的升高,它的颜色也不断地变化着:起初是暗红,以后变成鲜红、橙黄……因此当一个物体被加热时,它的每一种颜色都和一定的文牍相对应。  平时看到的太阳是金黄色的,考虑到地球大气层的吸收,太阳的颜色也是与6000℃的文牍相对应的。  颜色与文牍的对应关系  颜色  文牍  深红  600℃  鲜红  1000℃  玫瑰色 1500℃  橙黄  3000℃  草黄  5000℃  黄白  6000℃  白色  13000℃  蓝色  25000℃  【文档结束】  (1)将文中所有错词“文牍”替换为“温度”。  (2)将标题段文字(“太阳的温度有多高?”)设置为三号蓝色宋体、居中、加黄色底纹。  (3)正文文字(“1879年,……相对应的。”)设置为小四号楷体,各段落左、右各缩进1.5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间距0.5行。  (4)将表格标题(“颜色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设置为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  (5)将文中最后9行文字转换成一个9行2列的表格,表格居中,列宽3厘米,表格中的文字设置为五号宋体,第一行文字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其他各行内容对齐方式为“中部两端对齐”。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WORD1.DOCX文件,按题目要求替换文字。选中全部文本包括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编辑】组中,单击“替换”按钮,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单击“全部替换”按钮按题目要求替换内容。  (2)步骤1: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字体。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组中,单击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单击“字体”选项卡,设置“字号”为“三号”,在“中文字体”中选择“宋体”,在“字体颜色”中选择“蓝色”,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对齐属性。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底纹属性。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组中,单击“下框线”下拉列表,选择“边框和底纹”选项,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选择“底纹”选项卡,在“填充”下拉列表中选择“黄色”,单击“确定”按钮。
  (3)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设置正文字体。选中题目要求段落,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组中,单击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按照题目要求设置字体为小四号楷体,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正文段落属性。选中题目要求段落,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组中,单击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段落”对话框,按要求设置段落的左右缩进为1.5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间距0.5行,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所示。
图1
  (4)步骤1: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标题字体。选中表格标题,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组中,单击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按照题目要求设置“字号”为“小四号”,在“中文字体”中选择“宋体”,字形为加粗,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标题对齐属性。选中表格标题,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5)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中最后9行文字,在【插入】功能区的【表格】组中,单击“表格”按钮,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选项,弹出“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所示。
图2
  步骤2: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表】分组中,单击右下角的“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中设置“指定宽度”为3厘米,单击“确定”按钮,如图3所示。
  步骤4: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字体。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组中,单击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按照题目要求设置“字号”为“五号”,在“中文字体”中选择“宋体”。
  步骤5: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内容对齐方式。选中表格第一行文字,在【布局】功能区的【对齐方式】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按照同样的操作设置其余各行对齐方式为“中部两端对齐”。
  步骤6:保存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