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小兄弟。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弟弟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
文段末尾处的“精神的虐杀”具体指代的内容是(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首先,定位原文,“精神的虐杀”出现在最后一句。分析“精神的虐杀”的上下文语境。前文讲我对于弟弟偷做风筝的行为进来了制止,“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随后又介绍了玩具对孩子童年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二十多年前的这一幕应该指代的就是我的错误行为,即将弟弟做的玩具毁坏了。

其次,对比选项。A项是正面的观点,不符合前文语境信息和情感倾向,排除。B、C两项表述不够精确,无法呼应语境中的话题“玩具”,排除。D项是对前文内容的概括,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