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以当前国际传播现状为例, 具体阐述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解。

【正确答案】

文化帝国主义是指凭借文化优势, 大力拓展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国民教育使文化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大力开拓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 企图将这种一国的文化优势变成世界性的文化优势。 冷战结束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一种被西方学者称之为 “ 文化帝国主义 ” 的政策, 即进一步加强文化外交, 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 并且把 “ 西方的思想和实践 ” 视为 “ 具有普遍性权威 ” 的唯一标准, 认为 “ 凡是不顺从西方、 尤其是美国人权观念的政权都是专制和非法的 ” 。
国际传播学领域的相关学术文献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称为 “ 文化同质论 ” 、 “ 电子殖民主义论 ” 、 “ 媒体帝国主义论 ” 、 “ 结构性帝国主义论 ” 等。 尽管称谓不尽相同, 但却涵盖了文化帝国主义论的要旨。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文化帝国主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 信息自由流动政策 ——“ 阴谋论 ” 的体现
国际传播领域的新闻贸易不可避免地与信息自由流动理论牵扯到一起。 国际间的信息自由流动可以促使许多国家建立民主并且有效地消弭国家间的争端。 而战后新的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使这个理论的追随者认为任何旨在妨碍信息自由流动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战后着力推广这一理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美国推行这一理念的现实原因并非仅限于推广民主与消除国际争端, 而是为自己的媒体巨头获取超额的利润。
正是美国富有侵略性的帝国主义政策才促使美国衍生了这些垄断性的传媒财团, 并且把触角伸向世界。 这些传媒财团的海外扩张导致了全球广播体系的商业化。 美国的传媒集团以及媒体政策正在阴谋实行对世界的文化控制, 并使欠发达国家依附于美国垄断财团。 因此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实质是 “ 阴谋论 ” , 从目的上看是使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发达国家。
( 2 ) 新闻制造的依附 ——“ 中国威胁论 ”
“ 中国威胁论 ”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典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所认定的 “ 阴谋论 ”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中国威胁论 ” 是权力与媒体互动的产物。 “ 中国威胁论 ” 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与美国国会中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有密切的关系。 这些组织松散的成员虽多隐藏在幕后, 但却极力鼓动政府与军方对华采取严厉的政策。 而在公开场合, 一些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人物极力附和这一论调。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这群势力的发声成功地设定了美国主流媒体的议事日程,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舆论。 这一现实充分证明了文化帝国主义的 “ 阴谋论 ” 的存在。
“ 中国威胁论 ” 的确产生了文化帝国主义论所宣称的依附性的效果。 “ 中国威胁论 ” 严重地挑战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并且抹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而良好的国家形象日益被认为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产。 国家形象有两个貌似对立的特点:
其一, 国家形象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一旦形成, 则很难改变;
其二, 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也极易遭受破坏。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中国政府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来进行国际公关。 另外,中国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外交资源与经济资源来游说对中国心存不安的国家以使这些国家理解中国的行为。
虽然经典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存在理论上的缺陷, 但依然具有解释一些当前国际传播现象的力量。 二战后虽然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已经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 但国际传播新秩序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仍然具有相当效力。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