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少年期。少年期是指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而造成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等复杂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且出现反省思维,但是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需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与此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少年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随着生理的急剧变化,他们产生了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他们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发展迅速。他们的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常常出现。
(2)青年初期。青年初期是指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大体相当于高中生的阶段。这一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趋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特别喜欢争论问题,愿意提出创见。但是他们思维中的抽象概括、推理论证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具体的经验材料。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占主导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美感、道德感、理智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明确地表达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但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经常发生冲突。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做,但与生活脱节的幻想也时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