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列经营者的行为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 A.甲企业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因为经济不景气,为了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达成了限制商品的销售数量的协议,甲仅需证明确实是出于经济不景气,为了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的目的而签订了协议,即可构成豁免,不会被认定为达成了垄断协议
  • B.乙企业作为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其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则不应当被认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C.丙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则反垄断执法机构仍可以对其经营者集中作出予以禁止的决定
  • D.丁经营者能够证明该经营者的集中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则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对其作出不予禁止的决定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反垄断法》第15条规定,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本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
   (一)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二)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三)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四)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五)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六)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七)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甲企业不仅仅应证明确实是出于“经济不景气,为了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的目的,还应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才能构成豁免。因此A错误。
   《反垄断法》第19条第3款规定,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因此B正确。
   《反垄断法》第28条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干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注意在这种情形下是“可以”当然“也可以不作出”,因为经营者的集中涉及的不仅只是对竞争的影响,且是否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的标准跟程度也值得商榷,因此CD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