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2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
(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
(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3)发出投标邀请书;
(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
(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
(6)召开投标预备会;
(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
(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
(10)组织评标;
(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
(12)决定中标单位;
(13)发出中标通知书;
(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问答题
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正确答案】条发出招标邀请书不妥,应为发布(或刊登)招标通告(或公告)。
第(4)条将资格预审结果仅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不妥,资格预审的结果应通知到所有投标者。
第(6)条召开投标预备会前应先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
第(8)条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不妥,该工作不应安排在此处进行。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工程招标程序找出其不妥和不完善之处,根据无效标的类型得出该工程在开标过程中处理的正误,指出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这几个问题不难。
此案例略难的是第三问。注意求年费用值时,计算期是17年,要先将建设期两年的费用、15年运营期的年运营成本、17年末的残值回收折现为现值,然后再折为费用年值(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误把15年的年运营成本当作17年都有的年运营成本)。
问答题
该工程共有7家投标人投标,在开标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
①其中1家投标人的投标书没有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
②其中1家投标人提供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书是复印件,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
③开标人发现剩余的5家投标人中,有1家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相差较大,经现场商议,也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指明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①的处理是正确的,投标书必须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
②的处理是正确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书必须是原件;
③的处理是不正确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有较大差异不能作为判定是否为无效投标的依据。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假设该工程有效标书经评标专家的评审,其中A、B、C三家投标单位投标方案的有关参数如下表所示。
{{B}}各投标方案有关参数表{{/B}}
|
投标 方案 |
建设期费用支出(万元) |
项目运营期 (年) |
项目运营期的 年运营成本 (万元) |
工程报废时的 残值回收 (万元) |
第1年末 |
第2年末 |
A |
250 |
240 |
15 |
25 |
10 |
B |
300 |
330 |
20 |
10 |
20 |
C |
240 |
240 |
15 |
15 |
20 |
若基准折现率为10%,且已知A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72.40万元,B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69.93万元。试计算C方案寿命期年费用,并利用年费用指标对三个投标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正确答案】C方案年费用:
ACC=[240(P/F,10%,1)+240(P/F,10%,2)+15(P/A,10%,15)(P/F,10%,2)-20(P/F,10%,17)](A/P,10%,17)
={240/(1+10%)+240/(1+10%)2+15[(1+10%)15-1]/[10%(1+10%)15(1+10%)2]-20/(1+10%)17}10%(1+10%)17/[(1+10%)17-1]
=63.18(万元)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C方案的年费用最低,为最优方案;其次是B方案;A方案的费用最高,在三个方案中是最差的。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建设单位从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角度考虑,倾向于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具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①便于业主(或建设单位)投资控制。
②对承包人来说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或发包人承担的风险较小)。
③应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总价。
④有利于在评标时确定报价最低的承包商。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