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参考范文] 《学术跟风,危害无穷》
熊先生几十年前曾严厉批评我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的“跟风”陋习。今天读来,仍觉其力透纸背的现实意义。
首先,学术跟风严重危及学者的学术研究。学海无边而精力有限,只有数十年如一日地学术有专攻,才可能成为相应方面的专家,并有所创新和突破。居里夫人一辈子只专注于放射性物质钋和镭的研究,陈景润则倾其毕生的心血来解答哥德巴赫猜想。相反,如果你一味地追逐时代“潮流”,什么热门就“跟风”研究什么,那你就只能沦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之业”的轻浮浅薄的二流学者或人云亦云的学术贩子!
其次,学术跟风严重损害国家的自主创新。急功近利的学术跟风势必会浪费原本有限的科研资源,导致许多基础性、风险性的学术领域“无人过问”,从而严重影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按熊先生的说法,可是国家民族危亡的征象啊。所以,每一个有爱国心的学者都应该努力以自身的自主创新来推动国家的自主创新!
最后,学术跟风严重败坏社会的道德风气。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一书中义正词严地指出,作为知识、乃至真理的化身,学者不只是“社会的大脑”,更应该是“人类的师表”和“道德的楷模”。如果这些在世人心目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中的学者,都堕落成为浮躁肤浅的“逐臭之夫”,这将多么严重地败坏整个社会的风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但愿我们的学者戒除跟风的陋习,在冷僻险远的自主创新的学术道路上,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并最终领略到学术和人生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678个字符,2012-02-15忆黎)
《少一些盲目跟风,多一些自主创新》
熊十力先生所针砭的“逐臭之夫”的盲从跟风现象不仅存在于学术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所以,我们有必要加以分析和批判。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跟风?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别人这样成功了,我这样也应该可以成功。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你的能力、条件、时机都很可能和他不一样。所以,他人的成功一不小心反而可能成为你失败的陷阱。例如,上世纪末中国家电制造业,许多厂家就盲目跟风,蜂拥投产彩电、冰箱、DVD,最终呢?还不是血本无归。
其实,盲目跟风还有很多别的危害。对国家来说,学者的盲目跟风会导致“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许多基础性的、非功利性的研究领域和课题则都被弃若敝屣。长此以往,国家的自主创新必将缺乏后劲。对于个人来说,盲目跟分会滋生和助长学者自身的轻妄浮躁,最终导致他“无牢固与永久不改之业”,没有真正的专业和特长。要知道,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的人,永远只是个配角。只有精通一项独门功夫,才能真正地“笑做江湖”。
不跟风,那该怎么做?最好是持之以恒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李彦宏的成功之道。2002年,许多投资人兴奋地要找李彦宏投资百度做无线增值业务。但他始终不为所动,坚持继续走原定的中文搜索的自主创新之路。当时很多人觉得他傻,不懂捞大家都在捞的快钱。但现在看来,“不跟风、不动摇”的李彦宏才是真正的智者,因为只有百度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真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而许多当年跟风做无线的“大佬”们却销声匿迹了。
像“逐臭之夫”一样盲目跟风,注定只能在过度竞争的红海里拼杀挣扎;只有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像百度一样找到自己真正的蓝海!(698个字符,2012-02-16忆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