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6分)
采 莲 曲
李 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赏析诗人在五、六句中描写岸上“游冶郎”的妙处。(2分)
五、六句笔调突然宕开,落到徜徉溪边的青年男子身上。他们三三两两,逗留溪边掩映的垂杨下,是对采莲女的爱慕,还是对绿荷红花的流连?诗人没有点破,但正是这样,才给全诗增添了更多的意趣。游冶郎与采莲女,共置于这如诗如画的境地中,若有意,若无意,有意无意之间焕发出盎然的情味。
有人曾将唐诗中的采莲女形象比作遗落在人间的“水上仙子”,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塑造采莲女形象的。(4分)
①诗人采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活泼、大方、明艳、娇美的采莲女形象。②通过直接描写采莲女的笑声、新妆与香袂,表现出采莲女内心的欢乐,突出采莲女的活泼和大方。③写岸上驻足的游冶郎,是用间接描写的手法,从侧面衬托出采莲女的娇美和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