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水泥厂现有一条4000t/d水泥熟料的干法窑外分解工艺生产线,并有自备的石灰石矿山、砂页岩矿山,年产硅酸盐水泥125万吨,现有工程环保治理设施完备,“三废”排放均符合标准。
该水泥厂拟扩大生产规模,扩建两条45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石灰石、砂页岩(或覆盖土)、河砂、工业废渣和铁矿石五种原料配料,无烟煤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作为熟料烧成燃料、掺烧适量热值高的工业废弃物,年产水泥熟料288万吨,年产P·Ⅱ42.5水泥313万吨。该水泥厂扩建的同时,将相应关停、淘汰其所在市境内的17家企业27条生产工艺落后、环保设施配置不全、经济效益差的机立窑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累计达251万吨。
扩建工程包括新建主生产厂区、矿山扩能改造工程和专用码头改造工程。现厂区位于丘陵地带,该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为2.5m/s,新建主生产厂区位于现厂区内西北角空闲地块,拟新建原料、燃料堆场和预均化堆场区,主生产区,粉磨站区等三个功能区。石灰石矿山与西南砂岩矿山邻接,位于拟建厂址西北方约9km;石灰石火药库区设置于安全隐蔽的山岭北坡山谷中,现设有2个30t的炸药库、1个6万发的雷管库;矿山为凹陷露天采矿场,开采出的石灰石与砂岩运至破碎站混合破碎后,经胶带输送机廊道运至主生产厂区。扩能改造后,矿山可提供30年的资源保证。
该扩建工程生产线废气排放总量3.22×10 6 m 3 /h,共设收尘器77台,对窑尾和窑头废气分别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收尘,收尘后粉尘排放浓度≤30mg/m 3 ;其余各点废气经袋式收尘器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国标规定。预测计算表明,该项目PM 10 、TSP的年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出现在距厂址600m处,日均最大地面浓度也多在600m以内。该扩建项目污水总量为214.0m 3 /d,经生化处理达到中水水质要求后回用,全厂生活、生产污水实现零排放。
【问题】
问答题 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该工程符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理由:(1)生产规模为2×4500t/d,该工程燃烧中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属于发改委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鼓励类项目:“利用现有2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2)采用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为国家鼓励的工艺。(3)关停、淘汰其所在市境内的17家企业27条机立窑生产线,符合“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产业政策。(4)拥有自备石灰石、砂页岩矿山,且运距较短,属于“有资源的地区”,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地区;矿山可提供30年的资源保证,符合“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有可开采30年以上的资源保证”的产业政策。
问答题 请分析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包括主体工程和矿山两部分,分析如下:
(1)主体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①原料装卸、均化、破碎、粉磨,煤破碎、制粉、输送,熟料冷却、输送,水泥粉磨等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噪声(破碎、粉磨、风机产生的)。②原料贮存,熟料贮存、散装,水泥贮存等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③生料预热、分解,熟料煅烧等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废气(SO 2 、NO x 、烟尘)、噪声。④设备冷却,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产废水。
(2)矿山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①石灰石矿山开采活动,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废水、噪声、废土石、爆破震动;生境破坏;水土流失。②废石场的废石堆填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境破坏和水土流失。③破碎机站的石灰石破碎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噪声。④矿区内公路的石灰石和废石运输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扬尘、汽车尾气、噪声。⑤皮带长廊的石灰石输送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噪声。⑥炸药库的炸药存放活动,主要环境影响为:环境风险。
(3)公用工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①加油站、机电汽修、车辆清洗等辅助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产废水、废机油。②办公室、食堂、浴室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活污水、油烟、生活垃圾。
问答题 请给出该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建议,包括废气、废水、噪声的监测因子、监测位置,哪些因子需连续监测等。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该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建议见下表:
污染源类型 监测污染因子 监测位置 是否连续监测
废气 有组织
排放源
粉尘 各收尘器排出口 应当安装烟气颗粒物连
续监测装置
烟气颗粒物 冷却机排气筒(窑头)
烟气颗粒物、SO 2 、NO x
(以NO 2 计)、氟化物、二恶
英类、CO、HCl、Hg、Cd、Pb
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排
气筒(窑尾)
安装烟气颗粒物、SO 2
NO x 连续监测装置
无组织排放 总悬浮颗粒物 厂区、矿区、厂界外上风
方与下风方20m处
废水 工业废水 污水量、pH、SS、石油类 现有污水处理站废水
排放;新建污水处理站
污水回用前
生活污水 pH、SS、COD、氨氮
噪声 等效声级 厂界、噪声敏感点
问答题 请确定该项目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
附1:《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68—2000)节选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水泥厂及现有水泥厂之扩建、改建工程。现有水泥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3.1水泥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为:
生产规模 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m/s)
年产水泥/万吨 <2 2~4 >4
≥50 600m 500m 400m
<50 500m 400m 300m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项目年产水泥288万吨>50万吨,厂址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为2.5m/s,该项目位于丘陵区,属复杂地形,《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68—2000)规定:“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预测计算表明,该项目PM 10 、TSP的年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出现在距厂区600m处,日均最大地面浓度也多在600m以内,故该项目厂址卫生防护距离应取600m,该范围内不能新建村民住宅,以避免最大地面浓度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问答题 根据所提供的素材,分析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该项目主要存在以下风险影响因素:(1)矿山火药库风险影响分析。石灰石火药库区设置于安全隐蔽的山岭北坡山谷中,火药库的风险主要为火药意外爆炸对周边环境及人员造成的危害。(2)综合利用固废运输风险。该项目无烟煤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作为熟料烧成燃料,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运输存在一定风险。(3)综合利用固废焚烧风险。该项目掺烧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作为熟料烧成燃料,《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规定:“水泥窑不得用于焚烧重金属类危险废物。”该项目应加强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的成分控制,杜绝混入重金属物质。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环境保护政策符合性分析。与本题有关的产业政策如下:(1)国办发[2003]10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布的《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日产4000t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2)2005年1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规定“日产4000t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t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装备和配套材料开发”为鼓励类项目。(3)发改委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利用现有2000吨/日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磨系统等节能改造”属于鼓励类项目,“2000吨/日以下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0万吨/年以下水泥粉磨站”属于限制类项目,“①窑径3m及以上水泥机立窑(2012年)、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除外)、立波尔窑、湿法窑;②直径3m以下水泥粉磨设备;③无复膜塑编水泥包装袋生产线”属于淘汰类项目。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识别环境影响因素,注意除水泥厂本身外,不要忽略矿山环境影响。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的制定。监测计划建议中注意以下几点:(1)《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规定:“新、改、扩建水泥生产线,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排气筒(窑尾)应当安装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连续监测装置;冷却机排气筒(窑头)应当安装烟气颗粒物连续监测装置;对现有水泥生产线,应按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安装连续监测装置。”(2)因本案例项目掺烧生活垃圾,窑尾监测因子应增加《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规定的因子(二恶英类、CO、HCl、Hg、Cd、Pb等)。(3)废水监测因子中水泥厂特征污染物为pH、SS,机修等特征污染物为石油类,污水量、COD、氨氮是用于核算总量控制的指标。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污染控制措施。卫生防护距离的设定是一类特殊的污染控制措施,一方面要会利用专门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判断卫生防护距离;另一方面还要就项目的特殊性,根据环评预测结果,合理确定推荐的卫生防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