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盗贼及有关币帛钱粮等事,明律则较唐律为重。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祭祀》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薛允升的上述观点?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是指明律对一些轻微触犯礼教、典礼的罪名,比唐律处罚有所减轻,即“轻其所轻”;“盗贼及有关币帛钱粮等事,明律则较唐律为重”,是指对于政治性犯罪、强盗、窃盗、抢夺等侵害财产以及官吏贪赃受贿等犯罪的处罚,明律都比唐律明显加重,即“重其所重”。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为什么明律较唐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012年分析69)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明律较唐律“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一是宋明理学使儒家的纲常礼教已经对人们行为的法外约束力愈来愈大,这种背景下,对有关伦常礼教的犯罪减轻处罚,能集中刑法的打击目标,缓和社会的反抗情绪;二是随着君权的加强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贼盗大案直接冲击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也是“重典治国”的体现。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