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办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意印度卑躬屈节、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弗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返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竟然停止了,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全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两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文呢?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运动……那么非暴力的抵抗办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问题:
问答题 根据材料一,分析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材料一中显示,甘地选择非暴力的理由是他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真正的原因是:甘地认为,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法与英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相比;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均遭到失败;另外印度的宗教信仰、民族矛盾也很突出,因此适合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材料二,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部门或领域?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斗争目标是争取自治。范围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教育、手工业、税务等部门。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出现了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国大党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非暴力抵抗的办法不适合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不同意。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范围和手段,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斗争方式和手段,它对于团结印度各个阶层的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方式,不是逃避斗争,非暴力抵抗运动给英国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这种斗争的方式是由印度落后的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的。
【答案解析】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过程中采取的一种独特的斗争方式,经常会受到暴力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