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键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二是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各地。第四是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摘自《中共党史参看资料》)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3.简述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景。
【正确答案】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对抗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世界人民奋起反抗法西斯侵略。
【答案解析】
问答题
4.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正确答案】历史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国共重庆谈判。
意义:有利于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国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取得国际支持;有利于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和平建国的目标。
【答案解析】本题将世界史与中国史相结合,有效考察了考生的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