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情:
李某(16岁)因抢劫被某县公安局抓获,在侦查讯问后,李某提出要求委托一名律师,并且要求在侦查期间与律师会见。侦查人员答复说,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只有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才能委托辩护人,侦查阶段不能委托律师。此案侦查终结后,移送该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县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后的第6日,告之李某有权委托辩护人。李某说自己家庭经济困难,不想自己花钱请律师,要求县检察院为他提供一名律师,县检察院以法律未有明确规定拒绝了他的要求。后县检察院向该县法院提起公诉,县法院在开庭前10日将起诉书副本送达了李某,发现他还没有委托辩护人,于是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该县的一名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董某为李某辩护。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李某提出董某对案情根本不熟,纯属应付,拒绝董某为他辩护。县法院同意李某的拒绝意见,后只允许李某在没有辩护律师的情况下接受审判,并作出了一审判决。
问题:
问答题
1. 李某在侦查阶段是否有权委托律师并与律师会见?侦查人员的说法正确与否?
【正确答案】李某在侦查阶段有权委托律师并与律师会见。侦查人员的说法不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依据该条款,李某在侦查期间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9条第1款的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该条第3款还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依据该条款规定,李某如果不被羁押的话,其委托的律师可以随时与其会见,即使在被羁押的情况下,由于李某涉嫌的是抢劫罪,并非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故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持有效证件,即持律师持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也可以与李某进行会见。综上,侦查人员的说法不正确。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 县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第6日告知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是否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正确答案】本案在第6日告知,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应为3日内告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2款的规定,“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根据该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内告知李某有权委托辩护人,而不是6日。
【答案解析】
问答题
3. 在审查起诉的阶段,县检察院是否有义务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李某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正确答案】县检察院有义务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李某提供辩护。
在本案中,李某未满18岁,属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第278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依据该法条,县检察院、县法院如果发现未成年人李某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话,有义务,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辩护。当然所提供辩护的人必须是律师。故县检察院有义务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李某提供辩护。
【答案解析】
问答题
4. 县法院在审判阶段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董某作为其辩护人,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县法院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辩护是正确的。《刑事诉讼法》第278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答案解析】
问答题
5. 李某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辩护,法院在李某没有律师的情况下进行审判是否合法?
【正确答案】县法院在李某没有律师的情况下进行审判错误。
《刑诉解释》第45条规定:“被告人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辩护,坚持自己行使辩护权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被告人拒绝指派的律师为其辩护的,人民法院应当查明原因。理由正当的,应当准许,但被告人须另行委托辩护人;被告人未另行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书面通知法律援助机构另行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同时《刑事诉讼法》第278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李某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辩护的特殊主体,因此,当其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辩护,县法院应当查明原因。理由正当的,应当准许李某拒绝辩护的请求,但李某须另行委托辩护人;如果李某未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县法院应当在3日内书面通知法律援助机构另行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故,本案中县法院在李某没有律师的情况下进行审判是不合法的。
【答案解析】
问答题
6. 如果李某对于一审裁判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发现一审审理的上述情形,应当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本案中,一审法院实质上剥夺了李某的辩护权,二审法院如果发现了这一情形,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8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二)违反回避制度的;(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本案中,一审法院实质上剥夺了李某的辩护权,如果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二审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答案解析】
问答题
7. 在审查起诉期间,李某自愿认罪认罚,但其辩护人有异议的,可否对李某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李某是否必须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正确答案】李某如果是自愿认罪认罚,即使其辩护人有异议,仍然可以走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但可以不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刑事诉讼法》第174条第2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三)其他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形。”据此,即使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未成年人只要自愿认罪认罚也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但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