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根据我国政策实践,分析渐进主义模型。无
【正确答案】

渐进主义模型是由林德布洛姆提出的,他认为由于多重主体的参与和制衡,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整。这种模型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是开辟不同于理性决策模型的政策制定分析途径,新模型的要旨是,“不在于专家做出周全完备的全知分析,而在于广泛的参与主体了解彼此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这种努力实际上就是要求追求理性的政策分析符合各自的政策背景和环境。从决策上看,渐进主义模型要求决策者根据其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作小的修改,因而决策过程是一个稳健的连续过程,每次仅仅是缓慢的小变。以我国实施“禁放令”到“限放令”的政策调整为例,运用渐进主义模型对其作简要分析:

(1)案例背景

我国“禁放令”政策执行过程中遭遇漠视、规避、拒斥,是由于政策自制定开始便存在弊端,无法平衡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出于“禁放令”执行尴尬的各种原因,也为了延续传统年节风俗的需要和丰富市场、拉动消费,许多原实行“禁放令”的城市相继开禁,改为“限放”政策。

(2)渐进主义模型引入

“禁放令”自执行以来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其由“禁”改成了“限”,该政策变动过程体现了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渐进主义模型把政策过程设定为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公民、政党、利益集团领袖和直接决策者各自行使权力,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过程,旨在促使参与主体了解彼此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

从渐进主义角度分析,“禁放令”到“限放令”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最初制定政策时的不完善到现在的逐步完善,考虑了多方的利益需求,尊重习俗,尊重民意,实现了政策的动态均衡,是进步也是突破。“禁”改“限”是政策的完善和进步,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从渐进主义角度来看,虽然“禁放令”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可以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该项政策得到改善,使其越来越完善以致更能符合民意,从而能得到更多民众的支持。也是因为这样的循序渐进才有了后来“有限解禁”的“限放令”。

(3)渐进主义模型视野下的政策启示

①科学论证

任何政策在制定前都需要对该政策存在的合理性及利弊进行科学论证,也要严格对其施行后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客观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民意的科学且合理的政策,才能减少施行后可能产生的阻力,避免陷入执行困境。

②渐进变革

实现由“禁”至“限”,由禁到管的观念转变,努力做到“疏堵结合,控制源头”。用渐进主义进行分析论证,不要急于追求政策效果,多从管理着手,但管理不等于禁止,有些事情禁止往往难以奏效。

③法律的有限性

政策和法律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事务都能够用法律来约束,尤其是一些涉及文化、习俗的事项。如果一项习俗并没有明显地违反人情常理,则其表现出的力量未必是法规所能抑制的。

④政府权力的有限性

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应该只做其职责范围内的事,做其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在燃放鞭炮问题上,政府该做的是制定强制性标准、消除安全隐患、处理燃放与扰民的问题等,而不应该轻易介入习俗存亡之争。

⑤公众参与

制定事关千家万户的公共政策不仅需要十分谨慎,而且应该让公众真正参与,让各种意见在立法前和立法中得以充分表达,得到公众广泛认同后再颁布施行。如果政策不能充分体现民意,出台后民众就可能不认可,无形中就会加大服从成本,他们会用违禁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⑥有法必依

一部法规的执行与否不能任由市民自己选择,否则这将是对现行社会秩序和政策法规严肃性的挑战。“有法必依”是法治的基本原则,“有法难依”是法本身有缺陷,错了的就要及时纠正,弥补缺陷,否则政策合法性就无从谈起。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