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一:甲公司自2017年7月1日起将一块尚可使用40年的出租土地使用权转为自用并计划在该土地上建造厂房。转换日,该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转换后该土地使用权以直线法进行摊销,无残值。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为建造厂房实际发生除土地使用权以外的支出1800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该土地使用权于2007年7月1日取得,成本为950万元,可使用50年,取得后即出租给其他单位。甲公司对该出租土地使用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资料二:2017年12月31日,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丙公司销售B设备1套,价款为5000万元,分5次于每年年末等额收取,2017年12月31日收到第1笔款项1000万元。 B设备生产成本为3500万元,在现销方式下,该设备的销售价格为4200万元。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8设备运抵丙公司且经丙公司验收合格。
资料三:2017年12月,甲公司收到财政部门拨款2000万元,系对甲公司2017年执行国家计划内政策价差的补偿。甲公司A商品售价为5万元/台,成本为2.5万元/台,但在纳入国家计划内政策体系后,甲公司对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用户销售A商品的售价为3万元/台,国家财政给予2万元/台的补贴。2017年甲公司共销售政策范围内A商品1000件(现销)。
资料四:甲公司与股权投资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于2017年4月1日取得丁公司10%股权,成本为6200万元,甲公司将其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2017年6月30日其公允价值为6300万元。
(2)2017年7月31日,甲公司又以12700万元的价格取得丁公司20%股权,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0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丁公司章程规定,甲公司能够派人参与丁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股权投资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日原10%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6320万元。 2017年7月31日,丁公司除一批存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均与账面价值相等。该批存货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2017年丁公司将上述存货对外销售80%,剩余20%将于2018年全部对外销售。
(3)2017年8月至12月,丁公司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
(4)2017年11月,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售价为500万元,成本为3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购人后将其作为存货核算。至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上述商品对外出售80%,
假定:
(1)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
(2)甲公司编制半年报;
(3)除上述事项外,不考虑其他交易或事项的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2017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借:无形资产 2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950
——公允价值变动 85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借:在建工程 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
借:在建工程 25(2000/40×6/12)
贷:累计摊销 25
(2)资料二:
借:银行存款 1000
长期应收款 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0
贷:库存商品 3500
(3)资料三: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00
贷:库存商品 2500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4)资料四:
①2017年4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200
贷:银行存款 6200
②2017年6月30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③2017年7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2700
贷:银行存款 127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63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2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投资收益 2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980[70000×30%-(12700+6320)]
贷:营业外收入 1980
④2017年8月至12月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5000-(1500-1000)×80%-(500-300)×(1-80%)]×30%=1368(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368
贷:投资收益 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