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影响细菌DNA合成B.使细菌膜通透性屏障失效C.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与细菌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E.与细菌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罗红霉素(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50S核糖体亚基的供位相结合,竞争性阻断了肽链延伸过程中的肽基转移作用与(或)移位作用,从而终止了蛋白质的合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有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米诺环素(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四环素类药物进入细胞后,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阻止蛋白质合成始动复合物,并抑制酰胺基-tRNA与mRNA-核糖体复合物结合,从而抑制肽链延长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包括四环素、金霉素及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去甲万古霉素(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糖肽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为与细菌细胞壁前体肽聚糖末端的丙氨酰丙氨酸形成复合物,干扰甘氨酸五肽的连接,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糖肽类抗菌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多黏菌素B(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抗菌作用机制为药物插入到细菌细胞膜中,与外膜脂双层结构中外侧脂多糖区的脂质A结合,尤其能与外膜脂双层内侧磷脂酰一氨基乙醇结合,使细菌通透性屏障失效,导致细菌胞浆内容物外漏而死亡。
莫西沙星(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位在细菌的DNA旋转酶,这是一种部分异构酶,共有4个亚单位,干扰DNA复制、转录和重组,从而影响DNA的合成而致细菌死亡。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诺氟沙星、莫西沙星等。